第143章 郭威思退(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499 字 2024-05-16

“你們兩個,隨我到書房來!”又撂下一句話,郭威當先後宅而去,郭榮、張永德不敢怠慢,匆匆而去。

乾整的書房內,三人落座,仆人侍茶,郭威直接道:“南征一事,我料大漢必勝,卻也沒想到,區區半載,已儘取淮南,金陵臣服。”

“陛下苦心孤詣,朝廷三載籌謀,而江淮無備,一朝爆發之沛然偉力,偽唐自然難以抵擋!”郭榮親曆戰爭,倒未覺多驚奇。

“此戰之後,陛下威加四海,勢並天下,一統之勢已成,天時地利人和皆備,不可阻擋。當此大勢,我們郭家,卻是不能不早作考慮了!”郭威此言,說得露骨。

張永德似乎會錯了意,嚇了一跳,忙道:“婦翁何意?作何打算?”

“我起於微賤,追隨太祖,方有所成。昔日在河東,聲名未揚,及至建國,受到兩朝天子所信重,委以樞密,付以重權,位極人臣!”郭威麵色平淡地述說道:“幾年下來,郭氏宗族、故舊,在朝、在軍、在地方,為將吏者,足有上百,聲威隆著。

此番,你們三人及郭氏舊部,從征淮南,立功不朝廷另有賞拔。到這個地步,外臣之中,如論權勢地位,恐難勝於我家者!”

說著,郭威不禁有些慨歎:“然有盛極而衰之言,亦有福禍相依之說,位尊權重,名盛譽隆,於我家而言,卻不得不謹慎,懷惜福感恩之心。

陛下禦臨以來,河東舊臣,史楊王二蘇,昔日高朋滿足,賓客盈門,而今卻晚景淒涼,令人唏噓,郭家卻不能不引以為戒。

天子年歲日長,權勢愈重,地位越固,心思卻益加難以猜測。侍駕,如伺猛虎,若把握不住進退,早晚必取其禍......”

郭威說了一通,儘道其肺腑,明其用心,郭榮與張永德,都算得上聰明人,都能領會郭威的意圖。

郭榮道:“兒早有此慮,不過以我之見,天子行事,雖顯涼薄,但器量恢弘,誌趣高遠,雄圖大略,隻要儘心輔佐,專於王事,再約束行為,當不致有禍。眼下,還遠談不上功高震主!”

而張永德,反而鬆了口氣,跟著道:“大哥說的是,我等無二意,儘心侍奉,心跡坦明,自無可懼者!”

見狀,郭威卻搖了搖頭,老眼之中,透著深思:“三五年之內,當保無虞,然五年之後呢,十年之後呢?雖無近憂,卻需有遠慮!我家權勢過盛,並非好事啊!”

聽郭威這麼說,郭榮想了想,問道:“父親有何打算!”

郭威直接盯著郭榮,道:“前番,朝中便有流言,說我郭氏一門兩使,爵擁公侯。雖則功勞配其名爵,難免為小人所嫉。而我掌樞密院多年,根深蒂固,卻也愈懼連根拔起。

這些日子,我左思右想,自覺你我父子,不當同時在朝!”

頓了下,郭威道:“你在外多年,履職方鎮,軍政兼挑,累有功績,看陛下之意,當留你在中樞了。我有意自請去職,外放為官,到地方上,待幾年!如此,你們可安心在東京任事,求得君安,也求得己安!”

郭威言罷,郭榮連連搖頭,說道:“父親年歲已長,為人子者,何忍於心?還是我離京吧!”

聽其言,郭威卻笑道:“我雖年老,卻還能為朝廷辦點事,建點功業,隻是朝中已無適合我之職事罷了,你不必如此!”

觀郭威之狀,郭榮這才頷首,想了想,大概能猜測到點郭威的心思。事實上,如欲退而避嫌,郭威大可上書乞骸骨,但以他的年紀與身體,又沒到那個地步。

而郭威自己,也還沒有拋卻功業之心,富貴榮華是有了,青史丹書上,卻還有所求。急流勇退,是勇氣智慧,但終究可惜。

在朝中遷職,效果不一定好,還不如到地方上,辦點實事,也免得在京中招風,惹人注目。,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