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回到殿中,劉承祐氣猶未消,心中就如積壓了一塊壘一般,落座不久,猛地拂過禦案,奏章散落一地,嚇得殿中內侍儘低頭。
“參見聖人!”
抬眼,正見大符莊重而來,美眸掃了幾眼,見那些散落的奏章,伸手示意了下,內侍們趕忙上前,快速收拾整理好,逃也似地退下。
“你怎麼來了?”劉承祐沉聲問道。
大符坐到劉承祐身旁,柔聲問:“還在生氣?”
“焉能不氣,豈能不氣?”劉承祐手指揮著崇元殿方向:“當著滿殿的朝臣,就敢那般放肆,完全不將我這個皇帝放入眼中。中秋禦宴,與天同樂,君臣共歡,竟成笑柄!朕威名何在,朝廷威嚴何在!”
見皇帝這怒氣衝衝的模樣,大符卻是不由掩嘴而笑,看得劉承祐一愣:“何故發笑?”
“二郎平日威儀孔時,沉穩莊重,少有見你似這般怒不可遏,而形於色。甚覺驚奇,故而發笑。”大符答道。
聞言,劉承祐不由看向大符,迎著其目光,注意到他那雙幾乎會說話的眼眸,劉承祐不由搖頭,摸了摸自己的胡茬,說:“看來我是失態了!”
大符伸手,輕柔地在劉承祐胸前撫著,似乎想要將他心胸中的怒氣撫平:“臣子犯錯,二郎依製懲罰即可,何必動怒,傷了身子,多不值得。”
“朕還沒有那麼脆弱!”經大符這麼勸解,劉承祐心緒慢慢平複下來,深吸了一口氣,衝她說道:“我所氣者,又豈隻王、韓二人。思天下治亂之根源,驕兵悍將難製,必屬其一。以天下未平,朕對軍將們,素來厚祿優待,容忍乃至寬縱。隻是,未曾想到,反助漲其驕矜之心!”
“韓通,與朕相識於軍中,當年東出太行之時,他便隨我東征西討,欒城之戰,也是九死一生,戰至力竭。五年間,將他從一騎長,升至侍衛副帥。平日裡對朕也算恭謹,但他若真心存敬畏,豈能不知場合,僅因一點譏諷,便擅然發作!”
劉承祐將韓通數落了一番,但對王峻卻隻字不提。不過在大符麵前,發泄了一番,心情似乎也好了不少。
掃了眼禦案上的奏章,牽著皇後的手起身,說:“走吧,到坤明殿去!”
“二郎不理政?”大符有些訝異。
劉承祐說:“今夜偷個懶!”
翌日,劉承祐將樞密院與兵部,以及殿前、侍衛兩司的高級將帥們召集到一起。魏仁溥、折從阮、郭榮、尚洪遷、慕容延釗等人,列坐在場,神情嚴肅。
劉承祐環視一圈,目光冷冽,將案上一疊的奏章,在眾人麵前拎了拎,丟在案上,說:“這是朝臣及禦史,對王峻與韓通的劾章,一共二十餘份,都勸朕對這二人,施以重懲!你們覺得呢?”
“當嚴厲懲治!”最先站出來的,就是郭榮,表情冷肅。
“為維護朝製法統,應當懲戒,以警示來者!”魏仁溥語氣緩和些,但態度擺在那裡。
劉承祐又看向其他的將帥,當然,在他的威儀之下,所有人的當熱識地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傳詔,貶王峻為商州刺史,詔至即動身赴任!”劉承祐手一揮,直接做出決議:“至於韓通,貶為襄州軍使!”
“陛下,王、韓二人皆貶,侍衛司當以何人主事,還需請陛下之意!”郭榮向劉承祐請示道。
聞問,劉承祐凝眉考慮了下,似乎有些遲疑。沉吟幾許,說道:“以衛王符彥卿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統訓侍軍。以興捷軍都指揮使王殷,為副都指揮使,輔助衛王典軍!”
“謝陛下!”劉承祐言罷,在場王殷立刻起身,麵帶喜色。
在禁軍混了這麼多年,南征沒份,沒撈到功勞,正愁上升,卻沒想到好運如此降臨。
當然,衛王符彥卿主侍衛司,鄴城與天雄軍,自然而然地落入朝廷掌控。,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