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被誌高氣揚的樞密使王昭遠執意諫阻,反而整軍經武,以圖北伐。北漢伐唐之時,應南唐所請,也是王昭遠進言,再兼彼時的孟昶也有功業之心。發兵再寇北漢,結果如何,鳳州境內,散關道間,東河村戰場的痕跡猶在
此時,聽李昊又一番陳言進諫,孟昶沒來由地生出少許不耐,想了想,說:“而今已是秋末,料想漢軍,也不至輕動!朕看李廷珪,是敗了一仗,畏漢軍如虎了!”
“陛下,兩年前北漢伐唐,也是秋末動兵!”李昊提醒了句。
孟昶聞言,眉頭深蹙,摸了摸他細稠的短須,考慮了許久,沉吟道:“待王昭遠歸來,再作區處!”
中秋之後,蜀樞密使王昭遠奉詔北上,巡檢秦鳳禦備,調整布防,順便察探北漢動向。對於這個自小跟隨自己的心腹將臣,孟昶是既認可其忠誠,也欣賞其才乾,可謂識人不明
“二卿先退下吧!”歎了口氣,孟昶有點意興闌珊地,衝二臣道。
“臣等告退!”見皇帝明顯寡於興致,二臣拜退。
方出殿,毋昭裔便不由對李昊道:“陛下,已生怠政之心了”
李昊麵露無奈之色,歎道:“我等為臣者,隻能儘力於王事,以求問心無愧了!”
“毋公,而今我朝,憂患有二,一為北兵之寇,二為吏治敗壞。公德高望重,還需多加擔待啊!”李昊看著毋昭裔,恭維道:“近來,成都勳貴、職吏,常有犯法,侵占民田,掊斂之風愈盛,在下深為憂慮啊!”
聽其言,毋昭裔眼皮挑了挑,尷尬一笑,有點敷衍地應道:“李相憂國憂民,當進言於陛下,以除弊病”
李昊所說的那幫人中,就包含毋昭裔。他雖然懷德養望,沽得清名,但可以縱容家人、親戚、故吏
而於蜀主孟昶而言,李昊的擔憂,尚不在其警惕範圍之中,吏治雖然逐漸敗壞,但是國家安定,府庫充實啊。隻要,北漢不入侵。
到目前為止,唯一令孟昶在意的,也隻剩下磨刀霍霍的北漢朝廷了。
逾五日,北上巡視的樞密使王昭遠回到成都,第一時間便被召入宮內,谘之以邊事。巡邊歸來,王昭遠興致頗高,一如既往的慨然自信,讓孟昶心安。
“陛下,臣巡視秦、鳳,諸城寨塞壘,皆細察之,其疏漏處,已皆為臣調整,而今隻要將士無有懈怠,據險要而守,足以禦漢軍。漢軍若至,必使之無功而返!”王昭遠自信滿滿地向孟昶道。
事實上,李廷珪用兵之能,雖難稱頂尖,但也算中規中矩,多揚其地利,蜀軍在秦、鳳的兵力布置,至少沒有太大的漏洞,漢軍若攻,足可抵擋一陣。
而經過“知兵善將”的王樞密使調整過後,蜀軍的布防,實則已被打亂
聽其言,孟昶頷首:“李廷珪請增兵馬錢糧,是否允之?”
王昭遠直接搖頭,肯定地說:“不需!”
“為何?”孟昶似乎也覺得,王昭遠有些自信過頭了!”
“今歲,漢軍必不會動兵!”王昭遠向孟昶解釋道:“臣在北邊探得,北漢國內天災不斷,正忙著賑災救民,豈敢在這個時候,用兵於我朝!若非眼下將入冬,臣都想親率兵馬北出,替陛下奪取關中了!”
孟昶對於王昭遠的“大誌”不感興趣,反而關心北漢的災害,讓他細言。王昭遠將情況給孟昶講了講,大概是淮南大旱,而北漢境內十數州,都發大水,水患旱災,導致災民五十萬。
聞之,孟昶大樂,鬆了一大口氣,感慨天佑蜀國,而譴責暴漢
看起來,他可以過上好一陣快活日子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