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母、妻、子(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5169 字 2024-05-16

劉承祐興致愈濃,問:“是哪五穀啊?”

劉煦扳著手指頭,應道:“稻、黍、稷、麥、菽!我讓宮人,取出五穀稼苗與穀粒,一一辨識。我還知道,平日所食的米、麵,都來自稻與麥”

“哈哈”劉承祐笑出了聲,撫著其腦袋,左右環視,道:“觀此子表現,取其小名為穠,倒也相應!”

太後李氏心情甚佳,將劉煦摟入懷裡,對劉承祐道:“二郎,穠哥也快六歲了,也該給他找個師傅,啟蒙入學。”

劉承祐稍作考慮,說:“也是到年紀了!娘心中可有屬意人選?”

“太子太保楊凝式如何?他是有名的書法大家,馳名內外!”李氏說。

劉承祐眼色一閃動,搖了搖頭:“楊公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也不好,我都許久未召他入宮了!”

“禮部尚書和凝?”李氏又提出一個人選。

“和凝倒是頗有才學,不過他長於短歌豔曲,文辭華麗浮豔,不適合!”劉承祐說。

見狀,李氏直接道:“既如此,還是二郎你決定吧!”

略顯尷尬,劉承祐看著劉煦,見著其待在祖母懷裡,做著安靜的小郎君。斟酌幾許,劉承祐道:“張昭吧!他自鄭州任歸朝,還未有所安排,正好,可入宮修史的同時,也給皇子們當老師。此公才情敏達,通曉曆代史策”

告退,離開慈明殿,與符後相伴。劉承祐親自扶著她,二人信步而走,漫遊於宮室之間,這份難得的體貼,倒令符後頗為享受。

摸著肚子,輕聲對劉承祐道:“才四個月,不必如此緊張!”

“應該的!我平日裡,也沒有多少時間與你相伴!”劉承祐說。

輕輕地依靠著劉承祐,大符:“我侍奉娘娘,許久沒有見她像今日這般開懷了!”

劉承祐聞言微歎:“一直以來,娘都在背後,默默支持我。有些事,心裡雖然不開心,卻也顧及我的想法,配合我的決定,從未使我為難。相較之下,卻是我這個做兒子的,有些不孝了。這兩年,我少去慈明殿,卻也是有些不好意思麵對她。”

見他展露心扉,情緒略怏,符後握著劉承祐的手,寬慰道:“二郎既是一家之主,更是一國之君,所行所思,都有所顧忌。太後娘娘,也是理解的!”

“正因如此!反思下來,我才更覺愧疚啊”劉承祐舒出一口氣。

見狀,符後轉移話題:“劉煦年紀雖小,卻是聰慧喜人啊!長大了,定是個仁人君子。宸妃早薨,這些年他長於慈明殿,看著也頗令人心疼,不過,有子如此,宸妃在天之靈,也可安息了!”

“此子卻確實聰慧!”提及劉煦,劉承祐應了聲。

方才在慈明殿中,劉煦的表現,儘收其眼底。符後繼續說:“相較之下,劉暘他們,還隻會嬉笑玩樂,好動不止。二郎,是否也該給劉暘,找個師傅?”

聽其言,劉承祐不由偏頭看了看符後,符後嘴角帶著淺笑,滿臉溫和。

劉承祐說:“四五歲的小童,玩鬨是其天性”

符後顯然有其想法,道:“身為天家之子,本身負重器,豈如尋常百姓之家。我覺得,劉暘可以入學了。”

眉頭稍微皺了下,劉承祐停下腳步,但見符後有點固執地望著他。與其對視了一會兒,劉承祐有點服軟的意思:“你既有此意,那便讓劉暘,也跟著張昭識字習文吧”

“謝官家!”符後展顏一笑,親密地依偎著他。

劉承祐是親自,手把手地,將符後送回了坤明殿,一路帝、後聊了很多,大符卻有很分寸地,沒有再提皇子之事。

自歸政殿,劉承祐步步凝思,恍然之間,他的皇子們,都快到入學的年紀了。他心中忽地警醒,以往,後妃們爭寵,日後呢?

今日,劉煦這赤子孤兒的表現,確實令他意外。同時,也不能不疑慮,此子早慧,不定是福是禍,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