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落,不待其他人反對,高保融自個兒都怕了,連連搖頭。
“若聽景威之言,高氏必罹其禍也!”一道嚴肅的聲音,令人精神一振。
偏頭看去,發聲卻是此前如泥塑一般緘口不言的孫光憲,高保融看著他,趕忙問道:“孫公,你乃老臣,治政多年,見識不凡,多受先王信重,值此危局,更是擎天梁柱,以你之見,當如何應對朝廷之強橫?”
麵對高保融的詢問,孫光憲沉默了一下,而後從從容容道來:“大王,景威將軍忠誠可嘉,但見識短淺,不知強弱勝敗。試想,北漢禁軍,乃天下強兵,這些年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可謂戰無不勝,慕容延釗又是北軍名將,豈能不防?
今漢師南下,意欲儘取荊湖,奪天下腹心,其大兵壓境,如以山壓卵,豈敢輕言抵抗。臣早年曾出使東京,親眼所觀,北兵之強盛,漢主之英明,遠非荊南所能相抗!
以在下之見,此番大漢南征,大王當全力供奉之,不得有絲毫遷延推諉。如朝廷寬仁,保有南平,則獻兵馬、錢糧以謝恩;不然,則儘早以疆土獻朝廷,俟荊楚平定,大王亦不失王公爵祿,保全宗祀,一生富貴。
倘若有半點逆反之心,在下隻怕,荊南崩摧不說,高氏宗族亦遭禍患,還望大王慎思而篤行,萬不可意氣用事!”
一番投誠獻降之欲,被孫光憲說得慷慨激昂的,高保融明顯有所意動。但是,臉上始終帶有遲疑,踟躕幾許,瞧向其弟高保勖:“省躬,你覺得呢?”
高保勖的身體看起來,也不怎麼好的樣子,因時局變故,氣色更加難看。此時聞高保融之問,想了想,道:“我無話可說!”
“你們先退下!讓孤想想!”高保融眉頭一凝,有些頹然地擺了擺手。
“是!”
但是,還沒有一個時辰,收到了來自荊門守軍的通報,言漢軍鐵騎數千,已南下江陵。
還是在大堂上,又將幾名重臣召至。得知漢騎將至,高保融有些慌了手腳,幾乎怒聲質問信使:“孤還沒有下令,為何不阻攔漢軍!”
信使為之所懾,小聲地應道:“漢軍強勢,指揮使不敢相阻,是故派小的提前南來,通報大王,請大王早作準備!”
高保融雖則迂懦,卻非毫無見識,氣急反笑:“身為守將,不禦關防,不謀其職,任由大兵過境。漢軍都要奔襲江陵了,讓孤做什麼準備!”
“大王,漢軍行動迅雷若此,地方守軍也無戰心,時至今日,不當猶豫,該做決定了!”孫光憲首先站了出來,向高保融進言道。
緊跟著,梁廷嗣也出言附和。高保融以軍政要務,委高保勖、孫光憲、梁廷嗣三者,而三人之中,高保勖不表態,剩下兩名文武皆言降,高保融又哪裡有什麼選擇的餘地。
但終究是成年人,所思所慮都要多些,說:“孤本有獻土臣服之心,然而漢軍侵略如火,兵臨城下而降之,隻怕朝廷藐我高氏!”
高保融話裡話外,意思並不算隱晦,這是在暗示投降後的待遇問題了,這方麵若不談妥,可不能直接就降了。
聞弦歌而知雅意,願降就好,孫光憲當即站了出來,道:“大王,老臣願親往東京一趟,為大王向漢帝陳情!”
“好!孫公不愧為忠義之臣,不辭辛苦,孤與高氏的安危,皆交付你手了!”高保融不禁動容。,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