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一臉偉光正的表情,歎道:“醫者治病,君王治國,這是相同的道理。待天下太平,朕不隻要讓百姓居有其所,耕有其田,還需病有其醫啊!”
聞之,趙普不由滿臉感慨,鄭重地應道:“陛下仁心,包攬天地啊!”
擺了擺手,劉承祐嘴角不由掛上了點無奈的笑容。嘴裡雖然這麼說,但他自己都沒什麼底氣,想要做到此點,何其難矣,他真正能做的,隻能儘量去提升大漢的醫療條件了。
“你說,今後的科考,增加一門醫科如何?”看著趙普,劉承祐問道。
眉頭稍凝,發覺皇帝那興致勃勃的表情,稍微盤算了下,趙普還是說道:“或可一試,隻怕引起上下非議!”
“有什麼可非議的?”劉承祐當即道:“這滿朝臣工,有誰遇疾了,不需尋醫問藥的?”
“這樣,你稍後發文至政事堂、禮部及太醫署,籌議此事!”劉承祐直接吩咐著。
“是!”
縱使增涉醫科,想來也不會造成群起報考的效果,但有一點還是可以保證的,那邊是醫師地位的提升。
談完此事,注意到趙普手中的奏章,劉承祐問:“何事要奏?”
聞問,趙普將奏章呈上,將淮東的兩道急務講了一遍。
“鄭仁誨已病重至斯?”劉承祐眉頭稍凝。
雖然鄭仁誨身上帶著濃濃的“郭氏”印記,但劉承祐從不否認其才乾,不管當初的樞密副使,還是如今的淮東按察使,都堪稱賢臣良吏。年初淮東大案時,就有耳聞鄭仁誨身體不爽,如今幾個月過去,卻又加重了。
“淮東既然上報朝廷,那就說明鄭公的病情確實嚴重,甚至比想象中的還要重!”趙普說。
“使臣僚羸病而理事,卻是朕有些不恤下情了!”劉承祐說:“應當提早放其回鄉休養的!”
“陛下不必過於自責!”趙普勸慰道。
“老臣漸凋零啊!”劉承祐歎了口氣,此番感慨比起從前更加深切。
今歲以來,朝廷的文武老臣,幾乎約好了一般,染疾,病重,折從阮、趙暉、劉詞、和凝,再到這鄭仁誨,無一例外,開封府尹景範身體似乎也有不爽了。
念及這些,劉承祐的心情,似乎沒有那麼美妙的。
但心情再沉重,擺在麵前的問題還是得解決的,趙普問:“不知李相公所擬,如何批複?”
“製下,鄭仁誨以本職致仕,賜太穀郡公!”劉承祐說道:“至於淮東按察司之職,就從李濤所請,以徐台符徙任吧!說起來,徐台符儘忠王室,也有些年頭了!”
“是!”
聽命的同時,趙普心中難免異樣,給鄭仁誨封公,似乎有些不妥,爵位重了。不過轉念一想,趙普又有些明白了,鄭仁誨的兒子已經死了,屬絕嗣的情況,這樣,待其亡,朝廷可直接收回爵位。
“至於龜山運河之事,朕相信王樸,他既然主動奏請,必然已經考慮周全,詔允之!”,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