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黃昏,晚陽釋放著柔和而絢麗的光芒,天空鋪滿了一層華麗晚霞,白日的少許炎熱已然散去,夏風給瓦橋關送來些許清涼,分外宜人。
關城內外,集聚而來的北軍將士,得到了來自天子深切的問候與犒賞,幾十車酒肉輸入軍寨,營廨,讓北軍隨駕官兵共慶。關內縈繞著歡呼的聲音,喜悅的氣氛彌漫於城郭。
關衙之中,一眾北軍將帥,齊齊在座,幾乎占滿整個大堂,君臣俱在,徜徉在一片融洽的氛圍中。居主案者,除了劉承祐之外,還有皇後大符,二者皆是正裝出席,以表對北麵將帥們的尊重。
開席之後,劉承祐端著酒杯,以一種親切的語氣含笑道:“諸君為國戍邊,勞苦功高,朕在東京,是時時感懷,朕,十分想念你們啊!今日君臣會麵於北關,謹以此酒,慰勞諸位了!”
“有勞陛下惦念!”安審琦帶頭,回應道。
一杯飲儘,再度斟滿,安審琦起身,環視一圈,朗聲道:“諸位,陛下難得北巡,視候我等將士。今至尊齊至,親作慰勞,值此良辰,讓我們一起向陛下與聖人壽!”
諸將聞之,皆舉杯相和,聲音齊整雄渾。
“朕與皇後,謝諸位了!”劉承祐持杯,應道。身邊,符後也一般,以袖遮麵啜飲,動作高貴而優雅。
飲罷,再滿杯,劉承祐起身,步至堂間,稍微醞釀了下,以一種真誠的語氣,慨然道:“晉末以來,天下沸騰,胡虜南寇,中原沉淪,塵飛幽冀,霧塞京洛。先帝總勒河東師徒,廣邀天下豪傑,攘袂,驅逐北狄,拯社稷於危亡,濟黎庶於侖胥。
難料天不假年,功業初成,國家將定,而紫薇星墜。朕德淺行薄,以微渺之躬,獲讚鴻緒,承繼之初,內憂外患,國困民貧,以致如履薄冰,夙興夜寐,未敢懈怠。
幸賴賢臣相佐,勇將效力,戡暴亂,卻外侮,保國安民。今以十年之功,略有所成,東擴淮南,臣金陵,西複秦鳳,服成都,南取荊湖,威番禺。
南麵之事,頻頻告捷,天下歸一,誠可冀望”
一番大而空的言論,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神情各異,感受著諸將的目光,劉承祐略頓,繼續道:“但朕深知,南方之功成,亦有北麵之勞。在座諸君,都是大漢的忠臣良將,鎮戍關塞,忍寒冒暑,時間久者,迄至開國,北疆安寧,繄諸君是賴。
若無眾將任勞任怨,力保北境之寧定,必無朝廷南征之建樹,為酬諸君之功苦,朕再敬一杯!請!”
劉承祐這一番話,態度顯得十分誠懇,肯定了北麵將士的功勞,讓在座的將帥們很是受用。天子的意思,也很明顯,你們的功勞,朕知道,你們的苦楚,朕也明白,不會忘卻。
事實上,對於如今的北軍而言,安軍撫士,莫重於之治心者。劉承祐這番“深情”告白,就是存此意,當然,他也不會簡單認為,靠著嘴皮子,就能收心,還得靠實在的好處。
國初之時,因為有北麵強敵的威脅,河北的邊將們,受到朝廷的重視明顯大於其餘諸邊,將校們的提升空間大,速度快。但隨著國家戰略的整體南移,受其影響,慢慢地也就遜色於中原及西南。
忠君報國、建功立業的思想,已然在軍中宣揚多年,效果不錯,但凡事都怕對比。對於普通的官兵而言,能不打仗,安安穩穩地訓練,等候輪戍抑或退役返鄉,自然是最好的。
但對於有一定軍職的將領來說,想要奮發上進,在北麵,機會很渺茫,尤其在這幾年,朝廷力求北方平靜,而用事南麵,可以說,若不出意外,在接下來不短的時間內,還會維持著目前的態勢。
雖未眼瞧,但通過耳聞,也知參與了南麵戰事的將校們,升職的升職,加爵的加爵,北戍的將領,心裡豈會沒有想法。
年輕的將校,或許還等得起,但對於一些老將,尤其是那些自前代臣服的將領,心裡則迫切得多。年紀是一方麵,天子的關注也是一方麵,畢竟不是所有將領,都如楊業、馬全義、羅彥瓌這些人那般,簡在帝心。
是故,這兩年,向樞密院請求調任遷職的將領,可是不少。有鑒於此,對於北麵將帥們的情緒,劉承祐還是儘量體諒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