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5084 字 2024-05-16

宴席結束後,劉承祐談興猶濃,沒有召後妃侍寢,而是叫上向訓,君臣密談。

“朕知道你,連日急行,東來長安,一路辛苦,本該讓你好生休息一夜的,不過,朕這心裡,牽掛著西南兵事,伐蜀事宜,有些按捺不住。星民,可彆怪朕不體恤下情啊”君臣對座,喝著醒酒的清茶,劉承祐語態輕鬆,對向訓道。

“臣東來之前,亦準備了一些西南兵情,欲向陛下稟報!”皇帝都這麼說了,向訓當然得抬著,應和著。

自懷中,掏出了一張軍事地圖,攤開在劉承祐麵前,比照著地圖,向訓對他講解起來:“陛下,自前年伐蜀,儘取秦鳳、漢中之後,包括後續整編的蜀軍降卒在內,西南全軍,如今共計有四萬兩千餘人,其中馬軍五千,諸類步軍三萬七千餘眾。

分屯於漢中、鳳州、成階、鳳翔、秦隴。其中,依漢蜀和議,南鄭駐軍五千,成階、鳳州一萬,餘者,悉在秦隴、鳳翔。

同時,依照朝廷的製命,在秦隴、涇渭、鳳翔、漢中諸地實行軍屯,半耕半戍,如今已經墾得田地近七十萬畝”

“有星民在,西南可安,朕亦放心啊!”默默地聽著向訓的介紹,劉承祐感慨道。

“王景此番未至,他那邊情況如何?”劉承祐問。

“王公這兩年,鎮守秦州,負責西部的開拓與鎮戍,轄兵三十營。兩年間,王公遣兵西向,軍堡已西築至古舊狄道,收攏漢民,剿撫吐蕃,擴地儘三百裡!”向訓說著,眉宇之間,都不禁露出些興奮的神采。

對於他這樣的有誌之士而言,開疆拓土,收拾舊河山,乃是誌趣所在,心向往之,也是最容易留名青史,為後人所傳頌的事業。

雖然,大漢還未大舉西進,打出收複河隴的旗號,但是西麵諸邊戍軍,都默默地擴地,加強擴地。遠及史弘肇所鎮靈州,王彥升所戍鹽州,這些年,都在向大唐舊地,擴充影響,築堡樹旗。

而南邊,在收複秦州後,有了西進的基地,就屬王景這邊,進展最為迅速,最為疾進。

“王景那邊,還需收一收啊!”劉承祐道。

“近年來,王公正致力於鞏固新複之土,另,還需朝廷派遣官吏,重設官府,構建製度,使之真正成為大漢治下之土!”向訓說道。

劉承祐考慮了一會兒,道:“以西南現如今的形勢,兵力雖眾,但要鞏固邊防,秦隴、涇渭的兵馬,不能多動。如欲伐蜀,真正能動用的兵馬,隻怕也不多吧!”

“臣籌謀過,在維持邊州穩定的情況下,可起步騎三萬南下!”向訓語氣肯定。

“如北路就以你口中這三萬步騎,可足用?”劉承祐問。

向訓想了想,道:“如輔以一定的民夫,勉強足用!”

“你都說勉強了,將來朕還需調撥禁軍啊”劉承祐笑了。

微微一歎,劉承祐略顯嚴肅地道:“星民,伐蜀的時間,需要往後壓一壓了!”

“因為關中之亂?”向訓試探問道。

“這隻是原因之一!朕這個幾個月,在北方走了一大圈,察看吏治、軍情、民生,所獲頗多,也感觸甚深,朕,確實應當多給大漢官府、軍隊、百姓一些休整的時間!”劉承祐解釋道。

聞言,向訓說:“臣明白了!”

突然地,劉承祐扭頭直視向訓:“朕多給你一年的時間,養精蓄銳,秣馬厲兵,來年伐蜀,一舉破之!”

向訓身形微震,抱拳鄭重道:“臣願立軍令狀!”

“朕相信你!”開顏一笑,劉承祐拍了拍其肩膀,說:“好了,你乏了,朕也醉了,就不留你了,到賓館好好休息休息。此番,在長安多待幾日,我們君臣二人,難得機會,還需多敘舊情”

“臣告退!”,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