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仙不解:“大王莫不是怕他不肯進獻?”
此時,趙匡讚的眼神中,卻流露出一抹睿智的光芒,平靜道:“如你所言,這何福殷名聲甚大,與官府牽扯過深,商人做到這個程度,未必是好事啊!”
有些事情,不是趙仙這個層級的人所能看明白的。而趙匡讚雖然到東京不久,但對於朝廷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如今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財力不繼,然而支出甚多。
再加上,前者皇帝還當廷討論過稅收的問題,尤其拿商稅來說事,發表的一番看法。聞弦歌而知雅意,趙匡讚是聽明白了劉承祐的意思,東京商業逐漸繁榮,朝廷此前也多以鼓勵為主,予以寬鬆的環境,但寬鬆不代表放縱,在東京的大發展中,產生的一些不良的結果,需要解決,對商賈也需要進行約束
話說得再漂亮,再有理有節,也遮掩不了皇帝那準備舉起的殺肥的屠刀。而趙匡讚聯想到這些,再考慮起何福殷之事,在態度上,自然偏向與保守了。
雖然國家行政基本方針定下了,但在從大有為走向無為,進入休養生息的過程中,朝廷上下,卻是忙碌一片。皇帝回京後,京城的氣氛也陡然一轉,似乎有種無形的壓力,在鞭策著上下臣工職吏。
整個五月中下旬,東京朝廷主要有兩件大事,其一乃是北伐功勞籌議,議功、策勳、封賞、撫恤,在皇帝的督促下,以極高的效率展開。到慶功宴之前,對於軍功封賞條陳已然得到了皇帝批複通過。
其二則為全國軍製、內外軍隊的進一步整編改革。經過這一次大整頓,大漢軍隊,正式形成以宿衛、禁軍、邊軍、都司為主,鄉兵、蕃兵為輔的全國軍事體係。
宿衛係統,主要守備皇城、宮城,拱衛皇權,以大內軍、控鶴軍、奉宸營為主力,兵額五千,所有大漢軍隊都是其兵源。
禁軍仍是大漢最主要的體量,是維護中央權威、保障國家穩定最強大的一股力量。不過,此次整編,廢除了此前那些仍顯繁雜的軍號、番號,更進一步地精簡調整。
殿前、侍衛兩司之外,新設巡檢司,合稱三衙,共同駐守兩京及其周遭,以及要害之所。殿前司下轄龍棲、小底、鐵騎三軍,侍衛司下轄龍捷、護聖、奉國三軍,巡檢司則以原興捷、武節兩軍改編,從其名就可知,在維護治安方麵,巡檢司的責任要更大些,但在地位上,又要遜殿前、侍衛兩司一籌。
使三衙互製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對將領在調兵權上的剝奪,通過樞密院製衡這三衙,並以更加詳細且嚴厲的製度,用以約束。
並且,對於三禁司的指揮機構,也進行了進一步的縮減。比如侍衛司,就把正副帥之下的馬軍、步軍都指揮使給撤了。今後的指揮體係,由侍衛統帥侍衛副帥侍衛都虞侯各軍都將廂將尉將營將百將隊長什長,這十級構成。
殿前司那邊,也是照此設置,巡檢司那邊,因為承擔著主要治安的責任,在設置上要稍微複雜些,營將以上,皆設副職。
經過這麼一番整改,禁軍三司也更加平衡,更具統一性,更顯秩序。
邊軍的整改,則在前麵的基礎上,進行更合理的安排,主要是在輪戍製度上下功夫,形成以禁軍、邊軍、都司之間的輪換。戍卒之苦,皇帝尤其體諒,當然,他也是怕邊軍出問題。
至於鄉兵,則是大漢軍隊的後備力量,重點在於農閒時的操訓。而蕃兵,也是大漢軍事體係的一種補充,在大漢軍中,也充斥著諸多漢化極深的各族將士,參與此次北伐的關西蕃騎,有三千人哭著喊著要為大漢效力,也在整編之中。
在君臣同策同力之下,新的軍事體係搭建出來了,而接下來要做的,隻是往裡邊填充人手。對於諸多將領而言,也是一場分蛋糕的活動,望眼欲穿。
對於劉承祐而言,也是一場平衡功勞與資曆的挑戰。不過,雖則繁複,顧慮重重,但還不至於讓他犯難,這種事情,他已是駕輕就熟。,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