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前,一名年輕人安分地等候著,不過從其徘徊的舉動來看,其心裡並不如何平靜,不時朝著宮門內張望。直到,自宮門內走出一道身影,一見之下臉上頓時轉憂為喜。
這個年輕人,乃是平海軍節度使留從效的樣子劉燒雞,官拜平海軍節院使,去歲曾代表泉漳入朝進貢獻禮,很得劉承祐欣賞,賜太中大夫銜。
出宮的,當然是方才覲拜完皇帝的留從效了,趕忙迎了上去:“父親!”
留紹基之於留從效,既是樣子,也是侄子。他是留從效之弟留從願的兒子,隻因留從效無子,故而繼之。如果沒有意外,這留紹基將是留氏家族的繼承人。
“不是有安排嗎?怎麼在此等候?”看著留紹基,留從效問道。
留紹基答:“兒心中憂切,故而在此!”
見他緊張的表現,留從效麵上倒是一派輕鬆,說:“我去覲見天子,獻以厚禮,有何可擔憂的?”
注意到父親的表情,心中稍安,留紹基當即問道:“未知情況如何?”
關於留從效覲見目的何在,留紹基自然是清楚的,沒錯,就是納土,打算把留氏所轄的泉、漳二州的土地、百姓獻給朝廷,從此歸治大漢。
父子倆邊走邊說,留從效道:“天子沒有直接應允,讓我先回下處,等其答複!”
聞之,留紹基微訥,有點意外:“難道天子對泉、漳二州不動心?”
“怎麼能不動心,當即天子,乃是大有為之君,必行大一統之事,我主動獻土,心中豈能不喜?”留從效說道。
“那為何不納?”留紹基不解。
看著養子,留從效心中暗歎,終究還是太年輕了,嘴裡則說道:“不是不納,隻是尚需考慮罷了!這也是天子明智冷靜的地方,泉、漳地區狹周遭是三方勢力,與朝廷所轄之土,終未嘗接壤啊!倘若直接接受了,隻怕會引起南方局勢變動,對於方經大戰的朝廷而言,是不想平添枝節的!”
聽其解釋,留紹基若有所思,提出疑問:“既然如此,那父親為何還要執意獻地?”
這,大抵就是政治智慧了吧。留從效是不吝惜對後人進行調教的,說道:“天下大勢,早已在漢,在取得對遼北伐的重大勝利後,統一的局麵,已然不可逆轉,縱然有所波折,也無妨大局。
自古以來,北方一統,豈有江南能孤存的。如東吳不能抗西晉,南陳不能抵楊隋,更何況以如今四分五裂的江南諸國,其實上據川蜀、中扼荊湖的大漢朝廷的對手?
至於泉漳,彈丸之地,早晚為朝廷所並,豈能還有割據的奢求?既是早晚之事,自當宜早不宜遲!不論朝廷納與不納,至少讓天子明白我留氏的心意!”
留從效這番話,可謂極具見識了,看事情也比較透徹。也是閩國滅亡後,割據泉漳的這些年中,讀了不少書。而對於這些,留紹基是一時難以吃透的。
出得皇城,待上車駕後,留紹基還是忍不住開口了:“父親,當真決議獻地?”
聽出了他言語中的異樣,端坐著,瞧向他:“怎麼,舍不得了?”
“泉漳畢竟是你櫛風沐雨,方才創立的基業,又苦心經營,方有如今的安康,就這般獻給朝廷”留紹基語氣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