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減的軍隊,也都做了各種安排,除了回鄉種地的人之外,多有職位,繼續夯實著朝廷對於基層的影響。
其次,則是對大漢官僚係統的調整,這同樣是個曠日持久的工作。大漢立國的這些年,尤其是劉承祐繼位的這十多年,進行了大量的製度重建、改革,但是從來沒有進行過一次詳細的梳理。
此番劉承祐做的,就是這件事,尤其在權責方麵,劃分更加明確,查漏補缺,使得整個官僚係統更加合理,增強治務實力,提高行政效率。
伴隨著的,是對中央及全國官吏的大調整,十多年以來,因為國家的主旋律是“統一”,地方權力雖早已歸附中央,但在官員的任用上,不合理的地方太多。
當然,劉承祐的調整,不是一概罷免,而是考核、調動,陟罰臧否。像那種,在一任上一待就是七八年乃至更久的,是重點整改對象。這種情況,在開國初期,還是比較常見。
這種調整,一直到去年夏,才真正告一段落。到如今,大漢的軍政,才真正走向正軌,此前製定好的製度,在落實程度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至於其他方麵,皇帝的意誌,體現在交通上,朝廷在治河、修路、疏通漕渠的事務上投入了大量人物力。擔著工部尚書的雍王劉承勳,幾度出京,視察黃河、汴水的治理工程。為防決堤,還專門下詔,讓黃、汴流域州縣,安排沿岸植樹,兩年多的時間內,植楊柳超過三十萬株。
同時,為了彌補財政,朝廷終於把目標指向商旅了。此前,有皇帝壓製著抑商的聲音,使得大漢商業呈放任式發展,但在以農為本的帝國,終究輪不到商人為所欲為。
是以,當劉承祐露出這個意思後,割肉的宰刀很快就揮下來了。三司除了出台一係列規範市場秩序的政策外,還有一套相對清晰簡明的商稅製度,稅、市稅的收取,對於各類商品的稅率都做了詳細而明確的規定。同時,對於稅吏也進行了製度規範,繳稅與收稅,本來都是相互的,至少在製度是容不得任何一方亂來。
這就像一張鬆散的羅網,突然緊密起來,直接圍向商賈人群。當然,這並不代表對商業的扼殺,這是一種規範,使其良性發展,隻是在很多執行的官吏而言,這就是一場因財政困難而采取的殺豬行動。
並且,在朝中還是引起了一些反對的,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原因也很直接,侵犯到了他們的利益。雖然大漢明文規定,擔任公職者不能經商,嚴禁官商勾結,但是,這哪裡是禁得了的。
劉承祐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平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他想要對商業進行整頓時,也是誰都擰不過他的,些許的阻力,甚至不能延緩其勢。
甚至,劉承祐都沒有親自下場,隻是授意武德司、三司使配合三法司進行了一波反腐打貪,主要針對官商勾結、權錢交易。
朝廷因為被處置了一大批官員,而商賈之中,東京有名的富商何福殷被拿來當做典型處置了,以其行賄、不法經營,斬首、抄家、流放。
這個背景深厚,在東京輝煌了十多年的巨富之家,最終落得個慘淡收場,什麼關係都用不上。用血淋淋的事實證明,在權力麵前,再多的錢都無用,不加收斂,反遭錢禍,倒也引起了不少人感歎。
而就劉承祐個人方麵,這三年裡,他又添了一個兒子,三個女兒,皇室愈加興旺昌盛,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