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470 字 2024-05-16

“呂卿,你覺得漢遼兩國,再度議和通好,這份和約,能可靠嗎?”待招待完蕭護思後,劉承佑興致猶在,問呂胤道。

聞問,呂胤是不加思索,直接稟道:“陛下,臣以為斷然難以長久!”

“說說你的看法!”劉承佑也未露任何驚奇之色,而是平靜地朝他伸伸手。

呂胤則稍微組織了下語言,而後說來:“大漢之立國,在於驅逐契丹,陛下名揚天下,在於大敗遼軍,收複河北。自大漢立國以來,漢遼之間,始終齟齬不斷,邊境衝突,幾成常態。

及遼主述律繼位,方才有所緩和,但那也是迫於無奈,大漢忙於改革進去,削平割據,而遼國也因內亂、久戰,需休養生息。

當其國力漸複,便不複安穩,向我中國露出獠牙,因而有雁門之戰,引發北伐戰爭,北疆喋血。因此,漢遼雙方,仇怨已深,血債累累,僅北伐戰爭中雙方所掩埋的數十萬屍骨,就不是短時間內所能消除的。

因此,臣以為,漢遼之間,當還有一場大戰。唯有將遼國徹底擊滅,使之喪失與朝廷對抗的實力,大漢北疆的威脅才當解除,北疆方可得安寧,漢遼之爭方有個結果!”

對於呂胤,劉承佑是越發滿意了,呂胤所想,正是他所慮,朝堂之上,能有這樣見識與看法的,並不多。事實上,哪怕有足夠多的殷鑒在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中汲取教訓的,自從北伐戰爭之後,朝中也有一種聲音,那就是燕雲既複,契丹北遁,北疆可得安寧了,大漢隻需統一南方,就可從從容容地迎接盛世安樂了

“方才接見遼使,你全程作陪,以你看來,遼國此番主動遣使交好,目的何在?”劉承佑神情嚴肅了些,他所關心的,唯有此點。

對此,呂胤遲疑了下,認真思吟了一會兒,方才對劉承佑道:“陛下,臣並不能確定,然而,通過此前收到的諸多消息,可以大膽,遼國恐有異動!”

“你覺得,是針對大漢的嗎?”劉承佑微凝眉。

“臣以為,不大可能!”呂胤這倒是很肯定,說道:“一者,如若其欲謀我,以陛下之英明,漢臣之機敏,非但不會被其麻痹,反而可能提高警惕二者,經過北伐戰爭的血戰,遼國受創之深,幾危及統治,絕非短短三載可以恢複的,貿然掀起戰端,有燕山、山南、河套防線,大漢幾可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黨項的異動!”劉承佑指出他心中憂慮所在。

呂胤也憂思了一會兒,還是搖搖頭:“定南軍如今分裂,若李光睿膽敢舉叛,王師進入夏州,則易如反掌。契丹或有以定南軍亂我之心,但絕不會貿然行事!”

“那你說說,遼國的動作,當在何處?”劉承佑點了點頭,仍是一派鎮定的表現。

看了看皇帝,呂胤道:“陛下,此番遼國來使,締結和約,讓臣想起了乾佑四年,雙方第一次通使議和。彼時,遼生火神澱之亂,大漢則南征淮南,因而約為兄弟之國,互不乾擾。

此番,又當陛下掃平割據,一統天下之際,當求北方安定,而專心南事。遼國,未嘗不是抱有同樣的心思!”

呂胤這話,也算是起到了點醒的效果,立刻走到殿中那幅越加龐大、細致的大漢輿圖前,自東到西,將大漢周遭的一係列勢力看了個遍,沉思良久,突然道:“契丹如欲動作,必在西北,或黨項,或回鶻,或西域。但如果是朕要選一個目標,必是西域!”

“陛下英明,很有可能!”呂胤似乎也才反應過來,當即附和道。

盯著輿圖看著了良久,劉承佑突然道:“這樣看來,漢遼之間,或許又將是一個心照不宣的局麵了!”

劉承佑的心情有些不好了,顯然,大漢要一統天下,遼國同樣也不會安分啊。

漢世祖,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