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3212 字 2024-05-16

乾祐早起,似李洪信、李洪殷、李洪威這幾個舅舅,在禁軍中占有不小的份量,後來也都陸續為節鎮,以外戚之身晉階權貴,地位顯赫。然而,這幾個舅舅,除了李洪威之外,才乾私德都有虧,官聲口碑都不佳。

因此,劉承祐解母族外戚之權,固然有權力方麵的考量,更多的還在於他們實在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朝中擔任高位要職,另一方麵,也通過這種這種舉動繼續扭轉朝廷軍政之間的一些不良作風。

太後並非聖人,對於弟弟們實則是很在意的,雖然嘴裡不說,但心中鬱鬱。所幸,李洪信、李洪威在洛陽日子過得滋潤,時不時地能到開封拜見問候一番,李洪威仍受重用,而今已是河東都指揮使。

而最受到李太後關心喜愛的,還得數幼弟李業。因為早年,在朝廷裡不甘寂寞,妄圖表現而攪弄風雨,犯了劉皇帝的忌諱,劉承祐直接把李業放到原州當刺史。

在之後的十來年裡,李業曆任鄭州、晉州、河陽,一直到如今的淮北布政使。這麼長的時間,也隻有在進京述職之時,才能見一麵,一敘姐弟之情。

當然,在轉任諸道州的過程中,這位李國舅,也是搞出了一些名堂的,政績絕對是有的,曆次考評,整體都在中。但這顯然是個愛折騰的人物,每曆一任,總會出些問題。

原州之時,打擊走私,自己的關係網卻因之牟利甚多;鄭州的時候,治河固堤,修路疏渠,役民過重;在晉州期間,倒是沒有大的問題,不過因為壽國公李少遊被拜為關中布政使,發表了一些牢騷,在與人言論中表示的,是他這做叔叔的,爵位、官位都不如一個侄子......

雖然這個小舅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總體而言,十多年的地方職守生涯曆練,也算是鍛煉出來了,也具備辦事能力,比起早年誌大才疏,敏於言而訥於行,是強多了。否則,再怎麼都不會授他以權柄的。

當然,劉皇帝決定把李業調回中樞任職,絕對不排除有取悅老母的原因。年邁的太後,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說不準什麼時候,國就有大喪。雖然不願意往那方麵想,但不得不有所準彆,至少,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體諒一下老母,開通一下她的心病。

“對了,我已命人前去華山,再請陳摶道人來京,給娘講講經書、道學......”劉承祐又道。

從劉皇帝的言語神態間,太後能夠感受到那番孝心,李氏也不由欣慰地說道:“你有心了!”

離開慈明殿後,劉承祐把劉昉叫著,父子倆漫步在冰天霜地的宮室之間。信步而遊,看著個頭已差自己不多的劉昉,劉承祐輕笑道:“果然如你三叔之言,精神多了,也凝練多了!”

在皇父麵前,劉昉似乎有些放不開,有種士兵麵對統帥的嚴肅感,大概是真正從軍一遭的緣故吧。見狀,劉承祐不由道:“怎麼,在我麵前,也如此拘謹了?”

聞言,劉昉這才嘿嘿一笑,應道:“嶺南走一遭,兒總該有所成長,有所收益!”,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