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3531 字 2024-05-16

“二郎,你對此事怎麼看?”劉承祐瞧向恭立於禦前的太子劉暘。

回京之後,劉暘每日都要被劉皇帝叫到身邊,考校問話,與之談論江南軍政,讓他參與或者傾聽劉皇帝對大漢下一階段的改革發展問題。

江南一行,對於劉暘的鍛煉效果是肉眼可見的,這就是實踐的好處。此時,聞問,劉暘嘴角也不由跟著露出一抹笑意,說道:“兒也聽說過這位王彥升將軍,說他勇猛剽悍,豪放坦蕩,威震西陲,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叫啖耳將軍,足可止啼,西北諸戎,不論黨項、回鶻還是吐蕃,無不聞其名而膽寒”

“你倒也有些見聞!”劉承祐看著劉暘,突然玩味地道:“你不覺得,他生食人耳,過於殘忍、冷血了嗎?”

迎著劉承祐的目光,劉暘稍微皺了皺眉頭,拱手應道:“兒以為,世間沒有人願意舍棄美食珍饈而去茹毛飲血,而況於生食人耳。兒不知西北戍邊之前,王將軍是否就有食耳之事,此舉固然殘暴,卻有震懾戎狄之效,因此,少許言官的淺昧見識,不可當真,還當體諒,多加賞賜,以慰其心!”

聞其言,劉承祐淡淡一笑,繼續問:“那你覺得,似王彥升這樣的將領,他們的功勞如何計算?”

對此,劉暘顯得有些遲疑,沉吟幾許,說道:“縱無功勞,也有苦勞,十多年來,大漢南平諸國,北伐契丹,若無這些戍邊將士,保境安民,朝廷也無法專事一方。因此,朝廷若要議功,他們的功勞,不容抹殺,需要考慮!”

聽其想法,劉承祐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一去,就是十年啊!”收起笑容,劉皇帝輕歎了一口氣,卻是忍不住感慨道:“十年戍守,卻戎寧邊,殊為不易啊!”

而後看著劉暘,叮囑道:“戍卒之苦,小民之苦,這些事情,必須要關注、重視,不要覺得理所當然,當多體諒之!”

聞教,劉暘實則並不能真切地體會到劉皇帝的那種情緒,不過,還是老實地稱是。

事實上,對於王彥升這樣少戰功而多戍勞的將領,劉皇帝豈能忽視,又豈能忘記他們。在大漢軍隊之中,正常的晉升中,戍邊的履曆是考核最重要的標準,也最容易得到好感。劉承祐已經在考慮,繼續提高戍邊將士的待遇並繼續完善更戍法,說是體諒戍卒之苦,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擔心將士久戍邊陲,吃多了苦,容易產生怨憤,乃至生亂

“官家,楊邠、蘇逢吉二罪臣於今日抵達東京,正在宮門待詔,不知是否接見?”這個時候,喦脫前來請示。

聞之,劉承祐稍微表露出了一絲感興趣的表情,擺擺手:“安排一下,派人去迎一迎,朕就在萬歲殿接見他們吧!”

“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