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041 字 2024-05-16

當初在正陽渡,與李穀那一番對賭,是何等的豪情,韓熙載也是意氣風發,有足夠的自信。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也比長江、淮河還要寬闊,沒有合適的船,英雄也要興歎。

金陵曆來被稱為王氣之地,虎踞龍盤,然而想要出一個胸懷蒼生並且能夠進取天下的英雄實在是太難了,千百年來,也就隻有一個劉寄奴有氣吞萬裡如虎的豪邁。

然而,徐知誥終究隻是李昪,從李璟到李煜,要讓他們成就大業,又太為難他們了

幾十年過去,他都半截身子入黃土的人了,再度回來,回到當初的起點,還期盼著能做點實事,留點身後之命,思之也不免自嘲。

明顯,當年還不如同李穀一樣留在北方了。

想想當日,自己這個老友,位列二十四功臣,青史留名,那是何等快意!不過,想到李穀的際遇,韓熙載又覺得自己或許沒輸得太慘。

至少李穀在唐、晉為官之時,際遇也比自己好不到哪裡去,自己至少能與南唐主說得上話,參與到軍國事務中,哪怕實權衰弱,那也在決策層。

而李穀,若不是在晉末幸遇到劉皇帝,又豈能有如今的成就,他輔佐庸碌之君,與一乾偏安之臣,對抗天命雄主,最終失敗,淪為降虜,這既是時運,也是天數,倒也不必自憐

嗯,這樣想,韓熙載或許心裡確實好受一些。

重要的是,如今他韓某人,在人生暮年,也投靠到大漢天子麾下,這個機會,得把握住。

韓熙載人老心不老,心理活動十分豐富,但想得越多,情緒也就逐漸焦慮,開始患得患失起來。當日在金陵,李穀親自登門拜訪,表明了為朝廷舉才之意,那時候韓熙載也沒繼續矜持了。

其後,便隨李煜,北赴開封。到如今,已經快兩個月了,住宿有安排,但唯獨去處未定,從李穀那裡透的信,皇帝應該還是有意用自己的,但這麼久了,一直沒有召見。

哪怕瓊林苑去了,大典他也應邀觀禮,崇元殿夜宴同樣在場,但是,這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要知道,連得罪了皇帝的徐鉉都被安排到史館編纂,整理典籍了。

當然,不是沒有給韓熙載安排,因為他的名氣,魏仁溥與竇儀本來打算讓他在中書門下擔任諫議大夫的,不過被他拒絕了。但是,被韓熙載拒絕了,這這一輩子乾得最多的就是“諫議”的官,已經有些抵觸了。

上報劉承祐後,劉皇帝給的回複也簡單,聽其自決。於是,這段時間,韓熙載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情,體察著東京的民情、氣象,細致觀察,用心體會,深入了解大漢的製度以及朝政運轉。

不管內心活動如何豐富,表麵氣度仍舊是名士風範,不急不躁的。

“官人,您終日上街遊逛,一逛就是整日,究竟在看什麼?”終於,身邊跟著的一名小斯,忍不住問道。

偏頭看了他一眼,注意到這斯輕跺腳的動作,韓熙載老臉上露出一點微笑:“走累了?那就找個地方歇歇腳!”,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