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禍從口出(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458 字 2024-05-16

接下來的幾日,開封城內,果然人心浮動,倒不是生變生叛,而是東京糧價要漲的消息力傳開之後,城內居民紛紛購糧囤家。都不需要百萬人,哪怕隻是其中十分之一,突然搶購,就能引起動蕩了,並且大規模的搶購迅速逼得一些糧鋪、麵商關門歇業。然後問題就顯得嚴重了,搞得京城要斷糧一般

所幸,大漢官府不是擺設,開封府尹高防更是有能乾吏。果斷察覺到了問題,在風潮將起前,果斷下達政令,布告安民,並差屬吏平抑市場。

有人建議高防禁止百姓購糧,被其拒絕,而是上奏皇帝,請開官倉,以儲糧入市,國家儲備,本就是起這作用的。於是,當官糧入市後,“匱糧”的傳聞被打破,再加官府的辟謠,又兼京城的糧價仍舊穩定著,有些私抬價格的商人店鋪也被開封府拿下法辦,這場風波終於勉強平息下去。

當然,這場風波雖然來得急去得快,還是讓朝廷警醒。在平抑動蕩的過程中,有關諸司也調查著事件的起因,並迅速搞清楚了緣由,於是城內足有十餘家茶樓、書館被封,一應人員儘數被抓,其中就包括韓熙載去過的泰來茶館。

罪名也很唬人,妄議朝政,散布流言,蠱惑人心,這可不是小罪,嚴重地直接判死都沒什麼大問題。並且此事,直接引起了劉皇帝的重視。

崇政殿內,開封府尹高防、巡檢司都指揮使韓通再加武德使李崇距,劉承祐一臉平靜,聽取著他們關於此事的彙報。

“這麼說來,此番騷亂,背後並無陰謀?”良久,劉承祐這麼說了句。

“是!”李崇距肯定地答道。

“經臣等仔細審查,此番騷亂,事出偶然!”高防稟道。

“偶然!”劉承祐頓時說道:“一次偶然,就能在東京引起如此大風波!流言四起,數萬人哄搶,若是反應慢些,那開封豈不要大亂了!”

感受到皇帝的怒氣,在場的三名大臣都下意識地佝下了腰。高防則主動請罪:“臣治理不善,請陛下治罪!”

見狀,劉承祐擺了擺手,道:“朕不是針對你,此番若不是高卿及時察覺,反應迅速,處置得當,隻怕動蕩就大了!”

說起來,此事還在於民間人士對朝廷的政策過度解讀,並造成大範圍的傳播,雖然確實有道理,但引起的影響卻十分惡劣。劉皇帝頭一次覺得,妄議朝政,或許真應該嚴厲禁止

“人言可畏啊!”劉承祐歎息一聲,問道:“那些涉案的在押人員,當如何處置?”

高防還麼答話,韓通則表示道:“陛下,臣以為,這些人以評論朝廷政策,招徠賓客,濫言造次,蠱惑人心,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必須重懲。臣建議,儘斬之,以儆效尤!”

韓通的建議,劉皇帝也就聽聽,轉而問高防:“高卿以為如何?”

高防想了想,應道:“臣以為此事,懲戒可以,殺戮則過重。不過,對於民間之言論,還當加以約束控製,朝政大事,豈能容小民如此放肆揣度,此次教訓,當引以為戒。”

“朕前者也收到了一份奏疏,卻沒想到讓其一言言中了!”劉承祐說道:“雖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確實也不該濫言胡說!”

“另外,機事不密則害成!”高防繼續道:“朝廷在議之政,未定之策,何以如此輕易傳出,散播於民間?臣以為,在朝官員,同樣也當警醒!”

“呂胤,你就此議擬一道詔書,告誡群臣,再有此等事發生,必尋根究底,嚴懲不貸!”劉承祐語氣變得嚴厲。

“是!”

說著又對高防與韓通吩咐道:“那些被捕人員,開封府因情量刑吧!巡檢司的兵馬,也都撤了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