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205 字 2024-05-16

趙匡讚怎麼也算是將門之後,平日也多習騎射,就劉承祐這兩下子,自然不可能是其對手,再加上他有言在下,十箭過後,也就輸了個徹底。

不過,沒準真是劉皇帝的射藝進步了,趙匡讚屬於“勉強”勝出。

甩了甩發酸的手,坐邊上的椅子上,喦脫趕忙取過一件貂裘給他披上,以免著涼。示意趙匡讚同坐,喝了口熱酒,劉皇帝這才問道:“趙卿此來,所謂何事?”

趙匡讚如今擔任著禮部侍郎的職位,算是爵重職輕了,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在朝中的地位。有些事情,也並不需要他前來向皇帝彙報,但還是擇時而來,重點不在彙報事務上,而是加強與皇帝的聯係,聯絡感情。

當然,既然來了,還是有事相稟的,趙匡讚說道:“高麗國的使者找到了,為登州漁民所救,如今已抵達東京!”

原來,此前高麗王王昭再度遣使來朝廷,這一回使團規模很大,足有近兩百人,帶了大量的寶物、土產,還遣了一部分貴族與青年官員,另外還有好幾名高麗美人。

除了進貢,加強與大漢的聯係之外,也是為了取悅朝廷與皇帝,同時也存有繼續學習中原製度文化的意思。

這些年,靠著與朝廷的交好,高麗王對國內的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效,王權得到強化,賺足了好處。再加上經濟上的聯係也日益緊密,兩國之間的關係正處於甜蜜期......

不過,此番來使,注定走黴運,在渡海的旅途中,遭遇海難,船隻傾覆,幾無生還。而趙匡讚所彙報的,是唯一一個幸存者,名叫時讚,僥幸飄落海島,為出海的漁民所救。

這一場海難,對於高麗國來說,也是一場災難,不隻丟失了大量的貢資,更重要的,損失的使團人員中,可有太多高麗的青年才俊,王昭寄予厚望的,高麗王國的未來......

對此,劉皇帝心中有些腹黑的想法,表現在臉上就是稍顯不厚道的笑意,擺擺手:“大海廣闊深邃而又無情,發生這等災難,也朕所不願看到的。使團之殤,殊為可歎,朝廷也該有所表示,那活下來的使者,經曆了生死危機,也不容易,禮部好生照料。另外,也安排一支使節,前往高麗,作回禮慰問吧!”

“是!”趙匡讚拱手應道。

“另外,定安國又遣使入朝了,希望能夠內附!”趙匡讚說。

“嗯?”劉皇帝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說:“他們遠在東北,渤海故地,如何內附?這背後,發生了何事?”

“陛下英明!”趙匡讚誇了一句,而後解釋道:“據來使言,他們地狹、人寡、國貧、軍弱,已不堪獨立,近來遼國軍事威脅益重,恐有滅國之憂。他們所請,是與欲以少量貴族遷離,浮海來投!”

“這豈非異想天開?”劉皇帝不由搖了搖頭,略作沉吟,提出一點:“他們既存棄國之念,顯然是感受到危機了,莫非遼國真欲動兵滅之?”

趙匡讚接話道:“臣以為,這種可能不是沒有,定安國雖是由一群遺民組成的彈丸之地,但畢竟處其後方,又不服其統治,如果為了消除背後隱患,難保不動兵。以契丹人的實力,想要滅區區一定安國,並不難!”

“人家既然求到東京了,作為大國,自然不能不作理會,該當承擔起職責來!”劉皇帝表明著態度,扭頭問趙匡讚:“你覺得,朝廷該如何回應?”

趙匡讚顯然打好了腹稿,稟道:“兩國山海相隔,又有契丹相阻,內附顯然不現實。臣以為,定安國據渤海一域,更主要的是背靠高麗,如今高麗使者在京,莫若在高麗國身上想想辦法......”

聽其建議,劉皇帝頓時反應回味過來,對趙匡讚笑道:“好!就這麼辦!此事就由趙卿去協調!”

“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