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輿圖掛在邊上,一高一矮,一壯一小兩道身影立在前邊,乃是太子劉暘以及榮國公趙匡胤。
掛著的自然大理地圖了,從圖上看,端是偌大的一片疆域了。當然,比起經過多年修補更製,並且越發精細的大漢諸道州輿圖,這份地圖可太粗糙了。
連疆界都是無法確認的,上邊,隻標注著寥寥幾條道路,以及大理國內主要的幾座城池、山脈、水流。更彆提像大漢輿圖那般,還專門編製出了一本配套的道州圖誌,用以隨時翻閱查看介紹。而王全斌所率西路軍走的路線,在地圖上更是完全沒法得到體現。
“又是五日,沒有收到南方的戰報了!”盯著地圖看了許久,想了許久,劉暘終於開口了。
站在其側的趙匡胤聞言,平靜地道:“西南距此,山高路遠,道途崎嶇,來往不便,縱然軍報加急,最順利的情況,也需二十日上下。想來,最新的戰報,當在途中!”
劉暘呢,也不是不清楚這種情況,隻是心中關切,有所焦慮罷了。略作沉吟,歎道:“也不知進展如何,王仁贍是否拿下了弄棟,挺進敵都!”
雖然在戰術方略上,朝廷給前線將帥極大的自主權,但如何行動,王全斌還是上奏朝廷,有所交代的。後續的戰況,也都通過軍驛,規律地通稟。
聞之,趙匡胤說道:“地形受限甚大,大理軍隊若死守,縱然我軍兵精器利,想要破之,也需要費一定的功夫。不過,東路軍準備充分,王仁贍也是善將兵者,隻要保證軍需供給,後路無虞,在充足的人物力下,正麵攻防,大理軍隊應當是抵擋不住的!”
趙匡胤這話,有安慰的意思。不過,對於數千裡之外的西南戰場,朝廷這邊的掌控力自然不強,難免憂心。
在對大理的征伐事務上,趙匡胤卻是與一些文臣站邊,他是持反對意見的。不過,這段時間,他還是儘力地協助劉暘,關注分析西南戰事,兵部該處理的事務,都交給副手慕蓉承泰了。他這個兵部尚書,如今更像太子的參謀
“比起弄棟方向的進展,臣還是更擔心西路軍王全斌的安危!”趙匡胤嚴肅地道。
“是啊!”劉暘接話道:“畢竟這麼長時間了,毫無消息傳來,兩萬五千多軍士,若是”
“王全斌還是太行險了!”趙匡胤道。
對此,劉暘不禁提出疑問:“榮公,孤記得,當年王師平蜀,北路大軍,也是分遣偏師,走山徑繞過蜀軍寨防,直襲其後,兩麵夾擊,方得大破。如今王老將軍同樣采取此類戰法,你似乎不看好?”
“殿下,兩者策略相類,但形勢迥異啊!”趙匡胤搖了搖頭:“王全斌所走,路更漫長,途更險惡,進軍損失必然巨大,且若是迷失於其中,大軍則儘毀了。並且,即便其順利穿越險阻,突入大理國內,能否順利抵達羊苴咩城,同樣難料結果。王全斌欲一舉破城滅國,膽略可嘉,就是未留後路,太冒險了”
“依榮公之見,西路軍豈不是很危險?”劉暘凝眉。
趙匡胤沉默了一下,再度以一種寬慰的語氣道:“這個險路已經踏上了,已經無回頭的可能,如今,我們隻能祝願王全斌與西路軍將士,能夠成功了!”
趙匡胤的話,讓劉暘眉頭皺得更緊了。見狀,又鬆口道:“不過,倘若能夠功成,出其不意,所能取得的效果也必然是顯著的。哪怕隻是進入大理西北部,無法直接突襲敵都,也可形成兩路夾擊之勢,東西兩路軍配合,戰爭的優勢仍舊掌握在我軍手中!”
大概是趙匡胤前邊的話對劉暘影響太深,這開導之言,並不能解他憂心。,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