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問,驛丞趕忙收束心神,恭敬答道:“回殿下,小人在此擔任驛丞,已有十年了!”
“十年!”眉毛一挑,劉暘有些意外:“這麼多年,不曾升遷?”
驛丞露出點笑容,說道:“小人才短德薄,管理此驛,已是勉強,又豈能奢望更高的職位?”
聞之,劉暘不由露出了一抹玩味,目光中帶有一絲好奇,認真地打量著此人:“就不想升官的?”
世上哪有不想升官的?這驛丞自然也一樣。隻不過,他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沒有大才,沒有背景,再是鑽營,升個一兩級,也是潛力有限。
還不如待在此驛,大小事務都由自己操持,也能接觸認識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人,上至達官貴族,下至販夫走卒。
而隨著延禧驛的擴大,他這個驛丞,作為本地的地頭蛇,影響不小,比一些擔任一鎮、一縣之長的官員,日子都要滋潤。
實實在在的利益擺在麵前,升個一兩級,換個職位,對於他而言,可一點都不香。
當然,心裡的這些計較,利益得失衡量,自然是不能實話說出來的,驛丞隻是恭敬地解釋道:“能為朝廷管理好此驛,小人已然滿足了。”
劉暘笑了笑,又問:“如今,此驛每日能夠接納多少人?”
提及業務,驛丞顯得乾練了許多,道:“近些年,東西往來的官員、客商、行旅益多,到這個季節,每日接待在三千人往上,能夠提供的住宿,也有將近八百人!”
“這可真不少了,幾乎比得上東京的祥符驛了!”劉暘道。
驛丞語氣中不由得帶上了幾分自豪,應道:“自擴建後,延禧驛已是洛陽以西最大的驛站,又靠近西京,來往的官商行旅,多選擇本驛停歇!”
點了點頭,劉暘也懂,不說其他,哪怕就衝著最大驛站的名頭,就不缺客人。
“每日能有多少進賬?”劉暘又問。
提起賬目,驛丞下意識地心頭一緊,小心地瞥了眼劉暘,按下小心思,還是不敢有所保留,實話實說:“各項入賬,約有230貫!”
“這不算少了吧!”劉暘道。
見狀,驛丞趕忙道:“不少了!不少了!殿下是否要查閱一下賬目?”
“嗯!”劉暘應了聲:“你可拿來,給孤看看!”
“是!”
麵對劉暘的反應,驛丞心裡還是有些意外的,畢竟,你一個堂堂的太子,竟然要親自查閱一座小小驛站的賬目
同時,也有種後怕的感覺,幸好實話實話了。劉暘呢,倒也不覺得紆尊降貴,小題大做,驛站畢竟是國家的,屬於官方係統,其收入也是該納入國家財稅的,他查看了解一番,並無不妥。
當然,劉暘心中還是有些意外的,一個延禧驛,每日的進賬都在230貫,一月就是6300貫,一年就是75600貫,雖然還要考慮各項成本,但已然可觀了。
雖然延禧驛有其特殊性,如果再算上全國各地的驛站,那麼加起來,每年的財稅進賬又是多少?
要知道,這麼多年下來,朝廷與地方修建的官驛可是數以千計的。除掉一小部分軍驛,剩下的可都能用以接待攬客,刨除各項人、物、料成本,驛站的收入,也必然是筆巨大的數目。
每年各地上繳的財稅,其中皆有驛站這一項目,但具體如何,似乎顯得有些模糊。劉暘忽然覺得,財政司那邊,可以對此項目有所調查整頓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