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公堂之上(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5060 字 5個月前

洛陽府衙,府尹、灤國公慕容彥超升堂問案,審問的自然就是昨日牡丹坊韓慶雄殺常侃案,聞訊圍觀的人也不少,不管是達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想看看,慕容皇叔會如何審斷此事。

作為西京首府,管轄著整個河洛地區,平日裡事務也多,在刑名方麵,慕容彥超實則是很少插手的,基本上是由衙署判官負責的。

不過此次,涉及到勳貴子弟間的殺人戕害,判官也拿不準了,故而上報給慕容彥超。而此事對慕容彥超來說,不算為難,卻也麻煩。

慕容皇叔在推鞠斷獄方麵,實則是有些天分的,過去不管是在地方節度、開封府還是刑部任上,都是勘破案件的業績。

不說為民請命吧,總歸是依法辦事,案件從來能夠搞得清楚。因此,此次案件,對慕容彥超而言,實在稱不上挑戰,事情清清楚楚,調查取證也簡單,最麻煩的,反而是如何判罰了。

有國法依憑,再加自己的身份,慕容皇叔是不怕得罪人的,但怕不怕,與做不做,是兩個概念。於是,在昨夜的時候,慕容彥超就向劉皇帝遞交了一份奏章,以此事向劉皇帝請示辦法。

得到的,自然不是劉皇帝的溫言細語。來自劉皇帝回應,簡單而直接,一件小小的殺人案件,也要來打擾聖躬,並質問慕容彥超,為官多年,案件也處置了不少,如何判案,還需要彆人教?

劉皇帝的回應,讓慕容皇叔稍感鬱悶,當然他也能體會到,皇帝並非針對他。不過,皮球又踢回了慕容彥超這邊。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引起事端的涉案者,不管是殺人的韓慶雄,還是被殺的常侃,慕容彥超都十分厭惡了。

這些膏粱子弟,乾點什麼事情不好,即便是打架鬥毆,欺壓良善,他說辦就辦了,處置起來也絕不會手軟,偏偏鬨出了人命。

依照大漢如今的法律,人命也是一條最基本的底線,民間矛盾衝突,隻要鬨出了人命,就是性質的升級改變,大事難以化了。

這麼多年下來,民間涉及人命的案件,不算多,然而一旦上升到這種惡性結果,涉事人員也基本逃不脫一個死字,基本沒有例外。

年過花甲的慕容皇叔,如今已然徹底褪變成為一個乾瘦的小老頭,不過,一頂嵌玉的官帽、一身朱紫的朝服襯托下,仍滿是威嚴,令人不敢小視。

公堂外的吃瓜群眾,被嚴格地攔在外邊,粗略地瞄過幾眼,能夠看到一些比較熟悉的麵孔。出了純粹看熱鬨的人之外,剩下的多是與韓常兩家有關係的人,兩家之間,涇渭分明。而常家人多些,男女老少似乎都來了,並且各個穿著喪服,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默默地盯著公堂之上,不發聲,卻帶來了實質的壓力。

慕容彥超沒怎麼看堂外的“閒雜人等”,當然,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彆扭的,這架勢搞得他要徇私枉法一樣。昨夜,常氏人曾求上衙門,希望能迎回常侃屍體,被慕容彥超以案件尚未了結而拒絕了。

此番升堂,慕容彥超也沒有像過去審案那般,抽絲剝繭,細致盤問,甚至與嫌疑人鬥智鬥法。他隻是當堂,把事情的經過流程式地問明並做通報,然後就看著兩家的訟師辯論了

於是,堂上的情形是這樣的,兩排衙役手執殺威棒,一身赭衣的韓慶雄,鐐銬加身,失魂落魄地跪在那裡。一身素服的常侃之父常德,作為原告,同樣老實地跪著,隻是喪子的悲傷流於表麵,令人不忍。

兩名訟師,各引法典,據事實,詳過程,激烈舌辯爭鋒。二人都是在東京就闖出了名頭的訟師,朝廷西遷至洛陽,自然也跟著到西京來謀發展。

這一場官司,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一場難得的機遇,不隻是因為同權貴們有了聯係,也是展示自己法律能力,擴展業務,深入打入上層社會的一個契機。

這些年,大漢朝是呈現出一種全麵發展的狀態,社會的方方麵麵,都在進步,其中就包括訟師這門行當。

隨著天下一統,南北彙流,大漢的商品經濟已然徹底進入快車道,民間商民的交易往來也日趨頻繁,而涉及到利益,就往往容易產生矛盾、衝突,而打官司往往是解決爭端的最終也是最重要的途徑。

市場在壯大,那相應的職業也就迎來了大發展。大漢的法律條文,此前就經過係統的簡化整理,以利於理解推行,後來經刪改、調整、增補,到如今,各項律例,已然十分完善了。

而完善,也代表著複雜。對當下的大漢百姓而言,可以說基本都是法盲,隻有一些樸素的價值觀念,除了對造反、殺人、偷盜、搶劫,詐騙、通奸這些情況有著基本的認知外,對其他方麵,都是模糊乃至無知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