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
得知滎國公靈柩過西京之事,李處耘自然也發表了一番感言,顯得十分遺憾。
看著他,劉皇帝則淡定地問道:“卿來得正好,滎公辭世,蘭州軍務卻不可廢弛,卿以為,何人可擔當隴右之任!”
聞問,李處耘稍微意外了下,也就沉下心來,一邊思考著,一邊說道:“西北四道,仍處於由亂歸治的過程中,鎮守之人,當智勇兼備,同時,需要熟悉西北軍情風俗,最好由西北邊將中選拔”
“嗯,有理!”聽其言,劉皇帝頷首,直接問:“李卿屬意何人?”
下意識地注意著劉皇帝的表情,李處耘沉吟了會兒,道:“蘭州指使曹翰,多謀善戰,戰功卓著,又從滎公鎮守隴右多年,可委以重任!”
李處耘“就近”做了個選擇,不過,劉皇帝則直接批駁道:“曹翰貪財貨而好殺戮,這些年收到關於他的彈劾可是不少了,以一州一軍付之,尤需時時敲打叮囑,何況一道。以其鎮隴右,以其手段作風,恐怕生事端!”
對此,李處耘是有些不解的,在他看來,以曹翰的能力,鎮守隴右是綽綽有餘的,至於其缺陷,完全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不過,劉皇帝既然否了,他又在腦中搜索著合適人選,舉薦道:“夏州指揮使崔翰勇而有謀,領兵多年,素得軍心,曆任延、夏,已達十載,可安隴右!”
聞之,劉皇帝又道:“崔翰雖富勇略,卻短察時機之變化,讓他支持大局,恐生錯漏”
“不過,崔翰都在西北十年了啊,也該有所調整了!”
見劉皇帝又否了自己的舉薦,李處耘的眉頭都皺了起來,他不由懷疑,是不是皇帝以此來表示對自己的不滿。
這自然是李處耘有些想多了。一個曹翰,一個崔翰,兩個人同樣都有勇有謀,不過為人以及處事風格卻是完全相反。曹翰貪婪好殺,崔翰則輕財樂施。
但是,如果要從中選一個人主隴右的話,劉皇帝更傾向曹翰,因為河隴地區,需要狠角色。從史弘肇到王彥升、郭進,哪怕是王景,這些人可沒有一個是善茬。
而曹翰為人所詬病的貪財這一點,則是他表現得很坦蕩,從不避諱此點,沒有引得劉皇帝的惡感,反而覺得他真性情。隻要一不侵官資,二不犯民財,三不觸刑法,就無傷大雅。
而不用曹翰,最主要的原因則在於,他是郭威、柴榮帶出來的人
西北已經有個楊廷璋了,再以曹翰主隴右道軍事,怎麼看,都是不合理的。
李處耘不明白劉皇帝的想法,因此又琢磨了好一會兒,再度提議:“靈州指揮使康再遇如何?”
簡潔明了的提議,對此,劉皇帝的回應同樣乾淨利落:“可!”
於是,繼史弘肇鎮守隴右的人選,就這麼出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