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想法,獨樹一幟,比起那些,在朕麵前賭誓保證,要使治下之民致富的官員,要實在得多!”劉皇帝眉毛一揚。
石熙載也實在地回答道:“大漢幅員遼闊,州縣上千,膏腴富貴之地有之,窮苦困頓之所更不知凡己,為百姓謀福祉是應儘之務,職責所在,然而,如欲富貴溫飽,還得靠百姓自己。
曆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百姓而言,公平還要在貧窮之前。因而,臣需要做的,隻是儘一切力量,與百姓一個公道,本公心,持公法,如此而已!”
見劉皇帝若有所思,石熙載繼續道:“臣在河東巡察數月,得出此論,將來也打算照此方針施政,如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糾正!”
聞之,劉皇帝恍過神,深深地看了石熙載一眼,歎道:“我原以為你是個書生,但這書生之見,卻是令人深省啊!”
“人各不同,各有治方針,處事理念,你可照你的想法施展,朕拭目以待,希望若乾年後,河東大治。但有一點需要記住,重農養民,這是基本國策,在此事上,要多用心!”劉皇帝嚴肅地道。
“臣謹記陛下教誨!”石熙載道。
過了一會兒,劉皇帝道:“這麼多年了,折家在保得府內的聲望如何啊?”
聽皇帝突兀地問起此事,石熙載頓時心中微緊,抬眼觀察了下,隻見劉皇帝臉上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躊躇幾許,還是決定老實道來:“境內之民,尤其是原府州百姓,仍舊感念折家兩代公侯的恩德,民間也自發給折老令公立社廟者,時時供奉,香火不絕。折氏在保德府,仍舊是首屈一指的大族,聲望很高。”
與其他外戚不同,折家是有塊經營多年的根據地的,影響遍及上下。雖然從前故代國公折從阮開始,劉皇帝就有意識地在削減其家族對府州的影響,當年並州置府,就有這方麵的原因。一直到國丈折德扆從保德府調離,劉皇帝也沒有對折家做更多的動作了。
因此,折家的一些嫡係骨乾,外調大漢各地任職,但保德府境內,還是留有不少族人,守著兩代積累的威望與影響。
對折家而言,二十多年的時間,是足以給一個地方打上家族的印記,過去的府州,如今的保德府,就是這樣。
看石熙載有點緊張的表情,劉皇帝卻灑脫地笑了:“當初天下騷亂之際,折老令公,含辛茹苦,披荊斬棘,與府州百姓一片難得的容身棲息之地,生民不忘恩德,至今猶感念不已,可見其民心之淳樸,可以理解,該當讚揚!”
說著,劉皇帝朝侍候著的張德鈞吩咐道:“傳朕口諭,過太原後,讓折妃母子,前往保德府,代為祭奠一番。正好,二十多年了,也讓賢妃,榮耀而返!”
“是!”
“陛下寬宏仁德,臣感佩不已!”石熙載在旁聞之,當即道。
劉皇帝笑了笑,一陣秋風吹過,忍不住打了個噴嚏。見狀,石熙載道:“陛下,此間風涼,還是回堂歇息吧!”
劉皇帝也不強撐,他如今還是很注意自己身體的,起身,又對石熙載吩咐了一句:“祭祖的事宜,你協助李業籌備一番!”
“這是應該的!”石熙載當即應道。
到了晉陽,祭天祭祖,自然也是必須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