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夜,明日北巡長城邊防,你也隨駕吧!”劉皇帝扭頭對李處耘道。
“是!”
八月秋高,塞北的山嶺草原也都蒙上了一層黃色,涼風瑟瑟,草木飄零,劉皇帝也駕臨焦山口長城。
此地,是當年雲州遼軍撤離的主要通道,也是史彥超、楊業兩路追軍所行路線。到此地,自然免不了一番追憶回味。
當年,劉皇帝南歸之前,便構造了一條依托外長城的防線,雲中這邊,設立奉義軍,還留下王彥超、郭崇威兩名宿將鎮守。
後來,隨著北方局勢漸寧,對北疆軍事體係也幾度整改完善。自西而東,從豐州天德軍,勝州保寧軍,朔州寧遠軍,再到雲中的豐義軍,此四軍,也就構成了時下山陽對契丹的防線。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奉義軍了,將士最為精銳,兵額也最多,足有一萬五千卒,基本照應整個雲中以及北部三百裡長城防線。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烽火台下,劉皇帝北望原野,不由感慨道:“隻可惜,如今還見不到詩中的場景。”
“焦山鎮有多少戍卒?”劉皇帝問隨駕的山陽都部署劉廷翰。
劉皇帝北來的這段時間,劉廷翰一直都在調教將士,隨時準備接受檢閱。作為一個乾練的將領,北上就職的時間也不短了,對與麾下諸軍以及戍守的情況也是爛熟於心。
聞問,不假思索地答來:“回陛下,此鎮戍卒,共三百卒,其中步卒兩百,騎卒一百!”
“看奏報,早些年,對塞北屢有侵占,如今實際控製疆域到哪裡了?”劉皇帝又道。
劉廷翰手指向北,說道:“自此往北七十裡的白水濼,乃塞北一大湖,如今駐有兩百騎,用以維護治安,胡民多彙聚交易!”
“兩百人,足夠守住?”劉皇帝提出疑問。
劉廷翰道:“一般的部族胡民,是不敢有所侵犯的,白水濼駐軍,僅作哨所,起監視預警作用。能夠產生威脅的,唯有契丹軍隊,如契丹來襲,兵少了亦無用。而長期保持過多駐軍,又有不值,反倒不如置些哨卒,靈活方便!”
微微頷首,劉皇帝長舒一口氣,望著眼前的莽莽山野,說道:“秋高馬肥,素來是胡人動兵之時,如今,朕在此,隻是不知遼主在何處?”
或許是“心心相印”,在劉皇帝登長城半個時辰後,奉義軍使藥繼能前來稟報,帶來一個比較讓人意外的消息,遼主耶律璟正在羊城濼狩獵。
而羊城濼,在雲中東北四百餘裡外。聽到這則消息,劉皇帝來了興趣,當即把隨駕的王昭遠喚來,吩咐道:“你代朕出使遼主殿帳,就說朕北來邊塞,恰聞其南狩,見獵欣喜,邀之共獵,問他敢不敢來”
對於會麵耶律璟,劉皇帝興致很高。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