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內沉默少許,在劉晞與李崇距從劉皇帝那強勢乃至霸道的氣場中平複過來之後,劉晞問道:“當如何答複來使?”
劉皇帝響了想了,指示道:“倒也不必直接拒絕,朕不是說過嗎?還需同臣僚們商議一番,總需要一些時間,高麗人用了半年時間備戰,這點時間都等不了。至於那徐熙,是第一次來朝吧,那就讓他在幽州多待幾日,也方便我們一儘地主之誼!”
“此事,就由你去安排吧!”劉皇帝對劉晞吩咐道。
“是!”
“喦脫,傳諭,讓李業、楚昭輔、李繼勳前來行在議事!”劉皇帝又向喦脫下令。
“我們此前對高麗那邊的關注,似乎有些少了!”坐回禦案,內侍再添茶水,品罷,已經完全平複心情的劉皇帝看著沒怎麼作話的李崇矩,淡淡道。
一聽此言,李崇矩也穩不住了,離席起身,乾淨利落地一拱手:“是臣失職!”
看著這個心腹寵臣,劉皇帝都有些無語了,都快成條件反射了,每每遇到類似的情形,李崇矩都是這般,主動攬責。
固然,很多時候會體現出其擔當,也讓劉皇帝沒法過於苛責,但是這樣的情況多了以後,劉皇帝的心裡也難免有些膩味。
你一個秘密機構的情報頭子,如此滑溜,難以沾手,有的時候,表現得太過謙恭,太過低調,也並非就是好事。畢竟,伴君如伴虎......
這一回也一樣,劉皇帝幾乎無視李崇矩的自承其責,擺了擺手,如常說道:“高麗國如今是什麼情況,武德司就沒有一點了解?”
聞問,李崇矩顯得更加嚴肅了,謹慎地回道:“陛下,由於未加重視,高麗的情況多語焉不詳。”
注意到劉皇帝微蹙的眉頭,李崇矩迅速將已知的一些情況說來:“根據這些年來自高麗的消息,可作分析,其國內並不安寧。
經過高麗王王昭對內改革,高麗國力確實有不小的提升,尤其是王昭的權威大大增長。但是,由於王昭手段過於嚴厲,威脅王權的貴族、功臣以及異見官員,都逐步為其剪除,這使得高麗朝廷內部怨聲載道,人人自危,政治矛盾也日趨嚴重。
同時,王昭也漸昏惑,內不自安,為預防可能的謀反篡逆,在國內大興監獄,十餘年間,入獄者的成千上萬,都是遭受****。同時,大肆增加禁衛軍隊的實力,也拱衛王權。
更多的情況,還需刺探確認!”
劉皇帝也明白,這大概就是李崇矩能夠知道的全部了,雖然隻是一些泛泛之談,並不乏揣測分析。
也沒有為難他,理解的同時,指示道:“那就增派人手,將忽略的、放下的事務重新拾起來,高麗都冒頭了,你們武德司也要及時應對!”
“是!臣明白!”李崇矩心情微鬆,立刻應道。
“人手缺嗎?”劉皇帝關心了句。
對此,李崇矩坦然道:“不瞞陛下,外國消息刺探、國情收集,困難實大,有用的人手,永遠不會多。不過,臣會想方設法,儘力克服!”
點了點頭,劉皇帝又思量了一會兒,說道:“倘如你此前分析的,那這王昭的日子,隻怕並不那麼安逸!國內既然矛盾重重,還敢如此勞師動眾,插手大漢與遼國之間的戰爭,原因何在?莫非,是以鄰為壑,意圖通過此戰,來轉移國內的矛盾與紛爭?”
說這話時,劉皇帝的眼神明顯發亮,顯然,他就是這麼認為,就這般判斷了。並且,越想越覺得有理。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