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拾收拾,直接去王彥超軍中,奚人的聯絡策反事宜,就由你負責!”劉皇帝又轉向劉煦,交待道:“曹彬也建議我將王彥超軍召回,以加強燕山守備,馳援山陽,朕否決了!
遼軍兵鋒,已然近在鼻息之間,我仍不會選擇被動應對,不論山陽局勢如何發展,是否會惡化,都要尋求主動破局。
奚王籌寧有什麼要求,你若覺得合適,可以代為答允!若真能挑動奚人背反,為我所用,那讓王彥超領軍北上,就直插遼軍腹心,威脅上京。
耶律賢膽敢南下叩邊,那就讓他感受一下,如此需要付出的代價!”
劉皇帝言語仍舊那般自信強勢,當然也有種被冒犯之後的憤慨。不過,帶給劉煦的,就是沉重的壓力。
他雖然也想要建立功勳,劉皇帝也給他這個機會了,但真要實現,又哪裡是容易的,尤其是挑動奚人背反契丹這一點,其間的利益衡量、分寸把握,對同樣年輕的劉煦而言,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但劉皇帝既然降令了,劉煦也不好露怯,表情鄭重地,拱手應道:“是!”
不過,劉皇帝也知道,完全讓劉煦去操持此事,仍有些為難,這種形勢下,考驗兒子倒是次要的,首要之事,還在於戰局。
因此,稍作思量,劉皇帝又道:“朕把王昭遠派給你,隨你北去,他對契丹、奚族事務熟悉,可供你谘詢!”
“謝陛下!”劉煦眉宇間浮現少許輕鬆,他當然也知道王昭遠。
當年的“小諸葛”,如今已然徹底蛻變為大漢涉外事務專家了,尤其在對遼事務上,經過十多年的沉澱,更屬於契丹事務通,代表朝廷出使遼國都有幾次了,上一次,還是今年代表劉皇帝去上京吊唁耶律璟。
其他方麵的能力可能仍待商榷,讓王昭遠陪劉煦走一趟,去調撥奚人,還是在其能力範圍之內的。彆看王昭遠年紀大了,但思維可一點不遲鈍,口舌依舊伶俐。
“和皇後辭行後,你們便去吧!”該說的話囑托完,劉皇帝也不矯情,拜拜手。
“是!”二人應命。
退下前,劉暘遲疑了下,看著劉皇帝疲憊的麵容,語調深沉:“爹,四弟、六弟那邊,您還是不要過於擔憂了,他們受您與上天鐘愛,必定能逢凶化吉,平安歸來!”
劉暘兄弟倆,自然也在知情人中。
見狀,劉皇帝臉上倒也沒有什麼落寞與擔憂,隻是稍顯固執地說道:“你不用安慰我,失陷的,又何止我兩個兒子,還有那麼多的將士!眼下,不是擔憂的時候,如何化解當下的軍情局勢,才是首要之務!你們,也當全心用在差事上!”
“是!”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暘兄弟倆也不好再勸了。
隨著劉暘兄弟再度離開幽州,各赴其任,隨著一條條緊急的軍政命令發布出去,整個北方,再度動蕩了起來,不過,這一回,漢遼之間角力的重心,轉移到了山陽道一線。
雖然劉皇帝已然開始著手進行結束戰爭的準備,但在結束之前,一係列激烈而殘酷的戰事,卻再度爆發。
遼東那邊,馬仁瑀北上,向耶律斜軫的通州防線發動猛烈攻擊,不給他更多喘息的時間,在趙匡胤不斷增兵之下,進攻更是全麵展開。
而塞北的遼軍,就如曹彬擔憂的那般,耶律賢果然沒有去碰野狐嶺的關防,留下了一支軍隊威懾,轉而引大軍西向,掃蕩漠南的漢軍勢力,兵鋒直指雲中。
長城以北的烽火,迅速向關內蔓延,山陽告急,比劉皇帝君臣預測的,也要來得更迅猛些,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漢軍軍民,也不斷向雲中支援而來,同遼軍爭搶著時間。
不好說是喜訊還是惡訊,大漢與高麗之間的關係,徹底破裂了,高麗軍跨過鴨綠江的,兵臨來遠城,並展開進攻。
而郭廷渭終不負其言,成功於邵城港,堵住了高麗水軍,高麗國集結的用以威懾大漢的水軍,在東海水師的強大攻擊之下,幾乎覆滅,隻有少許的艦船逃脫。
從這一點看,至少來自海上的威脅,沒有了,汪洋大海,仍舊是大漢可以放心使用的轉運通道。
隻不過,與高麗開戰,終究不可避免地牽扯了漢軍不小的兵力,在與遼國爭鋒之時,還需要投入精力關照這個近鄰。
隨著漢遼之間在長城沿線的戰鬥展開,雙方之間的戰爭形勢也再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