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五年為期,包括兩稅在內的所有正稅,一概免除,丁稅廢除,商稅、關稅同樣全部免除,以吸引商賈,增強民間活力。基本,對移民遼東的百姓來說,在十年之內,除了必要的徭役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負擔。
這樣的條件,不得不說,是十分具備誘惑力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朝廷可以配合的,比如對於百姓遷徙,各地官府不能設置阻礙,犯流刑的罪犯,全部往遼東送等等。
當然,真正讓劉暘皺眉的,便是那第一條,宋雄把注意打到了留戍遼東的漢軍身上,他建議,讓這些漢軍入籍遼東,賜與土地,將其家人遷來。
六萬漢軍,就意味著六萬個家庭,幾十萬人口,如果能夠成行,那遼東的人口將直接倍增,隻要稍加展望,就足以讓宋雄激動了。
當然,他的胃口沒有那麼大,那些來自禁軍的官兵,不敢奢求,也沒那麼大的胃口,但留下的邊軍與一些地方軍隊,這些是可以爭取的。
劉暘當然也明白這是個直接有效的辦法,同樣也清楚,操作難度有些大。軍隊令行禁止,若是讓他們上戰場,去打仗,去送死,都不會有太大的怨言,若是讓他們永久地留在遼東,這就容易產生問題了。涉及到軍隊的事務,當然也就不得不陪上些謹慎小心。
“宋公這份條陳,很有見地!”劉暘仔細將宋雄的奏疏閱完,抬眼看著他,臉上不動聲色,說道:“代還朝之後,我會代為呈稟!”
宋雄觀察著劉暘的表情,雖然並沒有明確的看法,也沒有給出什麼承諾,但宋雄仍舊表示感謝:“謝殿下!”
這老家夥,心裡也清楚,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想法來的,但是,意見已經提了,總能答允幾條吧,總有些收獲吧。
說起來,都到開寶八年了,人口數量,仍舊大漢所追求的治政目標之一,也是製約大漢繼續發展所麵臨的一個問題。
根據開寶六年各地上報的人口統計,大漢在籍人口,已有674萬餘戶,約4000萬口,在近十年來,大漢民間出現了一大批嬰兒潮,百姓們都是放開了膽子,努力生養。
這個數量,已經屬於快速增長了,比起立國之初,更是翻了兩番不止,要知道在乾祐初年,大漢所轄人口,甚至不滿900萬。
在大漢,並不乏人煙稠密的地方,比如京畿、江浙,甚至有開封洛陽這樣人口百萬的超級大城。
但是從整體而言,大漢仍舊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土地墾殖,十分富餘,人口承載遠未溢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動員民眾,背井離鄉,去充實遼東,開發大東北,難度可想而知。
百姓沒有積極性,僅通過官府引導乃至強製推動,效果不會太好,甚至可能事倍功半。此前往西北諸道州以及徙民,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總歸是有辦法的,宋雄的幾條建議,就很好地展現出了吸引力。遼東固然偏僻,但本身的條件並不是太差,過去,每逢中原戰亂,都是士民避難的淨土。
而肥沃的土地、豐富的資源,更有開發的基礎。但是,宋雄所奏呈的條件,優惠力度太大了,政策放得太寬了,若是同意了,也恐怕會引起連鎖反應,引得其他道州不滿,畢竟,朝廷不能獨重一個剛剛收複的遼東。
劉暘看到了這些,因此並沒有明確表態,最終,還是打算代呈,讓劉皇帝與朝廷諸公拿主意。不管如何,遼東終究是要好好收拾一番的,遼東不穩,那在東北就難有一個良好的統治基礎。,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