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072 字 2024-05-16

當經過東方強大帝國連番的打擊之後,過去狂妄擴張野心,已然被澆滅了。倘若漢軍就如過去幾個月那般,按兵不動,他們也願意相安無事,維持現狀,甚至期待議和。

但是,大漢這邊,從頭到尾都沒有這個意思,根本沒有將他們這西域霸主放在眼裡,強勢依舊,從無更改。

當郭進大張旗鼓,提兵北上之後,焉耆的黑汗軍隊,也被迫發兵,並且從後方調兵東進,擺出大舉東進的姿態,展現對高昌的威脅,想要以此恫嚇漢軍,誘郭進回援,相濟遼軍。

過去,曾發生過三次這樣的情況,黑汗軍也都成功了。但如今,時移世易,隨著河隴大軍西至,西域形勢大變,漢軍實力不足、根基不固的短板已然被彌補了,雙方之間實力對比也有了根本性的轉變。

而黑汗軍,卻沒有太大的變化,還是同此前一般的做法,又豈能收過去之效,漢軍這邊,又豈能如其願。

自焉耆東進的黑汗軍,加上一些裝備簡陋、戰力薄弱的仆屬部民,也才不到一萬步騎。焉耆至高昌四百裡坦途,沒有抵抗,沒有阻截,也硬是走了足足十日,仍舊沒有抵達。

黑汗軍之遲疑猶豫,顯露無遺,大張旗鼓的背後,其虛弱無力維繼的本質,也完全暴露出來了。

留守高昌的漢軍主將,乃是崔翰,這可是大漢軍中少有的允文允武、有勇有謀的戰將,並且出身名門,極有來頭,這是博陵崔氏的人,雖然世家早已沒落多時,不複其威勢名望,但擺出來也是足以讓大多數人心生羨慕,尤其在如今大漢那些出生草莽的勳貴們開始向貴族靠攏之時,就更顯其特殊了。

崔翰雖然初至高昌,但準備工作做得很好,對於西域的形勢,對於敵軍的情況,也都做了詳細充分的了解。王彥升留給他的實力,也足夠應對。

而黑汗軍暴露出的猶疑姿態,無力的虛實,也被崔翰敏銳地捕捉到了。因此,整兵備戰,以逸待勞,當黑汗軍緩慢靠近高昌時,崔翰沒有絲毫猶豫,領軍出擊。

雙方接戰於交河州西南的天山麓腳,雙方加起來投入超過兩萬軍的戰爭,這還是第一次,比起規模浩大、轟轟烈烈,動輒十幾二十萬的漢遼戰爭而言,實在是微不足道,但在久經兵燹,生靈塗炭,破敗不堪的西域而言,已然是數得上的大戰了。

而從雙方的交戰過程以及結果來看,這場戰役也稍顯乏味,漢軍勝得輕鬆,黑汗軍也撤得乾脆。

過去,黑汗軍逼近,漢軍不過以城池關隘拒守,此番卻是主動出擊,大膽進兵。從一開始,在崔翰的指揮下,漢軍便展現出果敢的決心以及強悍的戰鬥力。

也就是黑汗軍行軍不急,謹慎不躁,沒有損失太多戰鬥力,即便如此,也從一開始就落於下風。雖然沒有一觸即潰,卻也在崔翰從容調度打擊之下,節節敗退。

黑汗軍主將也算是個果斷的人,從漢軍強勢進攻中,也感受到了其強勢的意誌,也知道己方虛應恫嚇的圖謀落空了,漢軍已然完全不吃恐嚇。

於是,在接戰不到一個時辰,在雙方將士還沒徹底糾纏在一起的時候,便下令撤退。沒有深陷其中,也得益於天山地形以及騎兵的掩護,終是擺脫了漢軍追擊,而近兩千傷亡,也成為了黑汗軍再度東進的代價。

而隨著黑汗軍的主動撤離,北麵的遼軍殘部,也就徹底喪失希望了,甚至於,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得到南麵交戰的情況消息。

而此次,也是黑汗軍最後一次東進,再一次的失敗,徹底讓他們打消了向東擴張的野心。,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