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心中無礙,何來惶恐?”劉皇帝悠悠道。
宏泰主持:“陛下所言甚是,是老僧著相了!”
於是,主持似乎又有所悟,麵上愈加平和了,整個人也徹底放鬆下來,雲淡風輕,從容不迫,一副任你劉皇帝戲弄、折辱的模樣。
取佛像鑄錢,當然是劉皇帝的玩笑之說了,他隻是興之所來,信口胡說罷了。比起寺內的這些銅像,劉皇帝大抵對這些僧人的反應更感興趣。
事實上,劉皇帝此番登少林山門,也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那一點獵奇心理罷了,畢竟,過嵩山而不入少林,對他而言,也確實缺點什麼,難免成為一種遺憾。
出得大雄寶殿,主持又引著劉皇帝前往藏經閣一覽,劉皇帝也得以繼續體會著古刹中的風景,不得不說,底蘊確實是存在的,那股佛氣馨香也確實帶給人一種安寧感。
慢悠悠地踱著步, 劉皇帝問宏泰老僧:“主持,少林的藏經閣中, 可有什麼修行練氣奪天地之秘的武功寶典?”
主持聞之, 略感意外, 答道:“回陛下,藏經閣內, 多為佛經典籍,也確實有一些強身練體之法,至於陛下所言修行練氣, 卻屬孤陋寡聞了!”
“哈哈!朕也就隨口一問,主持姑且一聽即可,不必當真!”劉皇帝笑道:“當年,朕見陳摶道人,也曾以養生長壽之法求教於他, 結果他給朕留了一本《指玄七十二章。
書是好書, 法是善法, 卻不適合朕這個勞碌命的俗世帝王, 既至少林, 朕本也有所求, 但以此思之, 還是罷了,就不為難主持了!”
聽劉皇帝這麼說, 老主持神色不變, 應道:“陛下宏宇雅量, 老僧敬佩!”
“不過!”話音一轉, 劉皇帝又道:“朝廷正在修書,修大書, 需網羅天下藏書, 儒典、道藏、佛經、百家之說, 皆需囊括整理。為完善這國家之盛典,少林藏經, 還請主持不要吝惜!”
聞言, 宏泰主持說:“陛下,藏經閣內, 所貯經書,早已謄寫複刻, 獻與京師!”
“哦?”劉皇帝是真意外了, 偏頭看向張雍:“有這回事?”
“回陛下, 確有其事!”張雍答道:“陛下曾敕命三館, 收集天下藏書,少林經籍,亦有貢獻!”
得到肯定的回答,劉皇帝則若無其事,嘿嘿一笑:“這倒是朕疏忽了!”
“陛下勵精圖治,日理萬機,一心一意,皆在國家大事上,豈能顧及這些許小務!”主持說道。
“看來這馬屁是人人都會拍的,出家人也不例外,主持既能口吐蓮花,這恭維奉承的功力也不淺啊!”劉皇帝調笑道。
“讓陛下見笑了!”主持老臉不動分毫。
“既然書已經獻了,朕就不專門往藏經閣一行了!”停下腳步,劉皇帝直接吩咐著:“至於藏經之事,可揀寺內精研佛經的高僧,往三館一行,協助編纂!朝廷的那些學士鴻儒,修文編書是行家裡手,但對這經學佛理,未必擅長,少林可襄助一二!”
“若能參與修典盛事,亦是鄙寺的榮幸!陛下有命,老僧當選寺中最善佛理僧眾,前往京城!”宏泰主持道。
“主持果然深明大義!”
在一乾人的陪同下,劉皇帝在寺中漫無目的,信步而遊, 嘴上卻是不停:“寺中如今有多少人?”
忽聞此問,宏泰主持頓時就留了個心眼, 然而, 很快那點戒備就消散了, 坦然答應中帶有少許無奈:“回陛下, 寺內如今共有大小僧眾七百六十五人!”
“很是不少嘛!”劉皇帝嘀咕一句,令和尚心顫,又道:“不過,偌大的佛寺,若是人少了,豈不冷清?”
“這麼多人,因何生計?”劉皇帝再問。
主持答:“平日裡有香客友眾捐獻,山前山後亦有薄田,可供耕作!”
劉皇帝:“有多少田?”
主持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各等土田兩千餘畝?”
“扣除兩稅,能夠維持?”劉皇帝指著遠處一些老實站著的僧人,道:“養這數百僧眾,頗為不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