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思溫一行落宿的地方名叫界橋驛,乃是燕山、河北兩道交界處三大驛之一,位置居其中。北伐收複燕雲之前,乃是朝廷修建在河北的一座橋頭堡,燕山儘複後,軍事上的作用大大降低,卻也成為了南北交通要衢,官府特地設驛於此。
名字取自於三國時期袁紹、公孫瓚界橋之戰, 雖然傳聞成疑,據說戰場就在附近,隔得不遠,便是更加熱鬨的臨河渡頭。
開寶北伐期間,界橋驛也是朝廷陸上軍需轉運的重要兵站,而戰事結束, 國家趨於安穩之後,此驛也迅速恢複了繁榮,並且依托著南北交通的便利,其景狀更勝往昔。
密布於大漢的驛站,大多具備一個特點,那便是驛鎮一體,並非隻作驛傳作用,大多都是以驛成鎮,人口密集,經濟繁榮。且越處交通便利處,就越繁榮。
像兩京的陳橋、祥符、永安、延禧等驛站,更是天下聞名的大驛。界橋當然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至少在這拒馬河畔,燕冀交會之地,其繁榮是肉眼可見的。喧鬨之聲,由日及夜,商旅行人, 車馬貨物,源源不斷, 絡繹不絕, 大漢民間的繁榮,也正體現在這些喧囂之中。
前來接應蕭思溫一行的,乃是河北都司下屬官騎,領頭的更是一名營將。小鬼難纏的道理,蕭思溫似乎看得十分透徹,在界橋驛,蕭思溫還專門宴請前來的接應的軍官們,夜深方休。
夜雖深,但驛站內的喧鬨似乎永遠沒個儘頭,不論是堂間還是房內,總能傳出陣陣的交談聲,酒釀是最為助興的。
蕭思溫站在窗前,透過縫隙,默默觀察著驛內的場景,老臉之上透著一抹深沉,眉宇緊緊鎖起,表情顯得有些凝重。
注視良久,回身坐下,自懷裡掏出一份羊皮紙,攤開,借著燭火的映照,默默注視著上邊的圖畫與文字。
“砰砰”兩記敲門聲響起,蕭思溫一驚,立時將羊皮紙掩起,抬眼沉聲道:“誰?”
“爹爹,是我!”脆若鶯語的聲音響起。
聞之,蕭思溫臉上的戒備方才鬆懈下來,輕舒了口氣,道:“進來!”
房門緩緩打開,一名少女,蓮步款款入內,還不忘記回身將房門掩上。少女長相,自然是美麗的,或許算不得姿顏絕色,傾國傾城,但是地道的美人一枚,尤其是,那雙眼眸,傳神動人。
此女,自然是蕭思溫的小女兒,蕭綽,蕭燕燕。此時的蕭燕燕,還隻是一名妙齡少女,與曆史上那大名鼎鼎的蕭太後,可謂天差地彆,但縈繞其身的那抹英氣,卻是油然而生,引人注目。
頭飾珠玉,一身的綠羅裙,完全一副漢族大家閨秀的氣質的。見著愛女,蕭思溫的表情十分和藹,笑容溫和,道:“燕燕!坐!你這身打扮,很好啊,換作任何一個漢人,都不會覺得你是我契丹族人!”
聞言,蕭綽紅唇微揚,輕聲道:“還是爹爹培養得好!”
蕭思溫則歎了口氣,道:“以燕燕之姿,原本前途無量,陛下本有意納你為後的,我也是樂成此事。隻可惜天不遂人願,漢遼刀兵遽起,此事未成。你兩個姐姐,沒有給她們擇成良配,你擇更加可惜......不過,也未必是件壞事!”
聽蕭思溫談及這些,蕭綽麵容平靜,仿佛不是在講自己的婚姻大事一般,看著父親,聲音平靜如初,說:“爹爹一番苦心,燕燕明白,錯過了,便錯過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以大遼如今的狀況,我嫁入宮中,未必是福!”
聽蕭綽這麼說,蕭思溫眼神微亮,看著這個表現從容的女兒,問:“燕燕何出此言?”
蕭綽:“縱被納為皇後,恐怕用不了多久,也會是亡國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