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確表明接納之意後,劉皇帝與蕭思溫談話的氛圍,交流起來,也少了些套路,多了幾分真誠。劉皇帝進入了一個傾聽者的角色,認真聽取蕭思溫關於遼國內部的一些情況。
大漢不乏王昭遠這樣的契丹事務專家,更有武德、軍情兩司對遼國內部無孔不入的刺探收集, 但那終究有局限,一些機密的情況也是難以儘知,再加上政治文化上的差異,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多少有些偏差。
蕭思溫則不然,他既是血緣親厚的契丹貴族, 又是遼國大臣, 還通曉漢遼文化, 對於遼國的情況,自然要更加了解,也更加透徹。
而蕭思溫顯然知道劉皇帝想知道什麼,或者說他明白自己投漢的價值所在,因此,關於遼國內部的底細,尤其是那些要緊狀況,悉數告之。
包括遼國的軍事力量,部族狀態,平亂情況,國家戰略,事無巨細,都毫無保留。甚至於,蕭思溫還此前耶律璟遇刺以及耶律賢登基前後遼國內部的鬥爭細節,都給劉皇帝講了一遍。
蕭思溫畢竟是深入參與當年那場奪位之爭的關鍵人物, 從他嘴裡說出,也使得劉皇帝對遼國宗室內部的一些矛盾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經過這番交談, 蕭思溫投靠的誠意, 劉皇帝算是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 因此,這麵上洋溢的笑容也越發親切與真誠,喜悅之情,油然而發。
尤其是,當收到蕭思溫呈現的那份禮物之時,劉皇帝更是大加讚賞:“蕭卿這份禮物,很是貴重啊,比起金銀珠玉,更加有價值!”
“朕也不瞞蕭卿,大漢對塞北的偵查刺探,是不遺餘力的,可惜草原遼闊,部族紛亂,交通不暢,諸多消息情報也顯雜亂,難辨真假價值。
於大漢而言,塞北的情況,就仿佛始終籠罩著一層迷霧,朝廷知其亂,知契丹形勢惡劣,卻難有一個真正清晰的認識。
蕭卿這份圖,有助於了解遼國形勢,可以說替朝廷在對遼事務上解決了不小的難題啊!”劉皇帝感慨著說。
蕭思溫所獻之圖,上邊詳細地描繪著當下遼國內部各部族的勢力分布圖,也包括遼國的軍力部署,以及平叛形勢概述,這是一份極具價值的寶圖,若非蕭思溫這樣的遼國上層重臣,旁人是難以儘述的。。
蕭思溫當然知道這份圖的價值,見取悅到了劉皇帝,也不由心喜,麵對劉皇帝的讚揚,態度謙順道:“能有用於朝廷,臣也就安心了!”
“有勞蕭卿費心了!”劉皇帝笑道,繼續捧著蕭思溫:“不過,比起這份圖,朕還是更喜蕭卿來歸。圖終究是死的,而形勢是變化的,有蕭卿在,朕也不怕喪失對契丹事務了解,今後,隻怕還需多向蕭卿請教啊!”
“臣不敢當!”蕭思溫老臉上保持著謙卑,應道:“陛下但有所問,臣必知無不言!”
微微頷首,顯然對於蕭思溫的態度很滿意,略加思索,劉皇帝又問:“關於漢遼和議之事,朕雖主意已定,不加更改,但對於遼主請和的想法,仍舊抱有一定好奇,蕭卿想來也當有所了解,還請指教!”
“朕想知道,朝廷若準和,遼主做何考慮,若不準,又有何應對?”
將遼國,蕭思溫已然賣得徹底了,因此聞問,也是坦然述之:“就臣所知,不論朝廷準允與否,都將先安內,而後攘外。
遼廷已然做好準備,集中力量,在今歲之前,剪除漠北叛亂部族。這數月以來,在維持著漠北局勢的同時,遼廷已在征調糧秣軍需,做好對叛軍的深重一擊。
時已入秋,隻怕草原之上,已在調動兵力,此番,遼主的決心很大,縱然無法徹底掃除漠北叛亂,也要將幾個大族徹底擊垮!
朝廷在塞北當有暗間細作,過不了多久,應當有消息傳來,即便動作隱秘,也當有些征兆與跡象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