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劉皇帝高興,又繼續稟道:“陛下,臣以為,契丹內部的紛亂,絕對不會就此告終,反而會因為耶律罨撒葛之死,愈演愈烈。
宗室之中,還有越王耶律必攝,他是太宗耶律德光僅存子嗣,過去曾執掌國政,人望很高。當年繼位之爭,既有為眾情所逼的緣故,也有主動退卻顧全大局的原因,否則哪怕掌握的軍隊,哪怕有耶律賢適、耶律斜軫等人的支持,契丹主也不會那般順利繼位。
然其繼位以來,竟將契丹帶入如今的衰弱境地,且日漸式微,臣料想耶律必攝心中恐怕也會為當初的決定而後悔!”
“就算是當年是這耶律必攝奪位,就能避免今日之結局了嗎?”劉皇帝澹澹道。
“大漢天威,難以匹敵,結局已然注定,自然難逃!”蕭思溫趕忙道。
“不過,這個耶律必攝,會反抗耶律賢嗎?你也說了,當年都能顧全大局,主動退卻,如今,豈能給契丹雪上加霜?”劉皇帝有些不信任。
蕭思溫道:“縱然耶律必攝無心,難保他人有意,再者,契丹主難免不會對他起猜忌之心......”
說這話時,蕭思溫帶上了幾分謹慎,聲音都低了許多。劉皇帝看了他一眼,輕聲道:“蕭卿對君心,倒是看得透徹!”
蕭思溫不敢接這話,劉皇帝也沒有就此展開,而是說道:“即便如此,等耶律賢把這耶律必攝解決了,那還有誰能挑戰他的地位?契丹內鬥,或為其掣肘,但若想僅靠其內耗致其崩潰,恐怕還是不易,眼下的契丹,還是有能人啊!”
見劉皇帝感慨,蕭思溫道:“契丹繼嗣之爭,已然綿延數十年,契丹主繼位之初,曾與諸王公貴族盟誓,確立嫡長子繼承,用以明確傳承。
然而,契丹主並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善加固,大漢已然開啟北伐。另契丹主到今年初才得一子,而就臣所知,契丹主因當年火神澱之亂,從下便落下病根,身體有虧,久治難痊。
當年北伐,為禦大漢兵鋒,勞神傷體,至於帥師南下,親曆軍旅,更加重其疾。臣觀契丹主,非長壽之君,但有差池,契丹形勢將會走向何處,猶未可知。”
“倘若如此,這確實可做期待!”劉皇帝臉上露出了點笑意,眼神中也流露出一抹思索。
蕭思溫的話給他提了個醒,那些早已被埋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雖然已經模湖,但受其點撥,多少找到了一些熟悉感。
似乎,原本的耶律賢就沒有在位太長時間,最終留下孤兒寡母守國,也成就了一代蕭太後的傳奇。
總得來說,蕭思溫此番東來開封,確實帶給了劉皇帝一定的驚喜,此人對大漢的價值,正在逐漸展現出來。
趙普此來,也是有事要奏,念蕭思溫趕路辛苦,特命他退下休息,趙普則獨留,與劉皇帝進行密談。
“趙卿以為,這蕭思溫為人如何?”劉皇帝的注意力還在蕭思溫上。
聞問,趙普稍微醞釀了下,方才答道:“臣以為,此人對陛下過於恭順,對朝廷過於忠誠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