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努力,是有作用的,至少蕭思溫能夠感覺到,劉皇帝對自己是很滿意的。但是,這份滿意是有個限度的,至少到目前為止,他還從未掌握過任何實權,哪怕是對漠北契丹部族的招攬,都有著來自周邊無孔不入的監視與防備。
而想要真正融入大漢,除了竭忠儘誠,展現價值之外,最便捷也最有效的,毫無疑問就是聯姻的,正好蕭思溫也有一個引以為豪的女兒。
最初,蕭思溫是打算在大漢那些顯赫權貴中,選擇一家把蕭燕燕推銷出去的,並且默默觀察,權衡利弊,當然,最主要的考量是看選的後台夠不夠硬。
然而,這個想法被蕭燕燕自己給否決了,並且堅定地提出,與其去攀附那些權貴,不如進入漢宮,並且直接選中了東宮。
在蕭燕燕看來,蕭家要求得一份保障,一份融入大漢上層的邀請函,再沒有比同宮廷攀上關係更有效的。
那些權貴,再是顯貴,終究是臣,而於蕭燕燕個人而言,與其作為政治籌碼嫁給一些看不清未來的權貴子弟,還不如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哪怕,隻是從一個奴婢做起。
以蕭燕燕的身份,想要嫁給太子、皇子,哪怕是一些權貴家族的嫡子,都是十分困難的,而不願意埋沒了自己的蕭燕燕,也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
想要入宮為妃,彆說蕭思溫了,就是大漢貴族家養的名門淑媛都不容易,但是,把蕭燕燕送入漢宮做宮女,做婢子,卻顯然要容易得多。
於是,蕭思溫的運作下,十八歲的蕭燕燕,成功地進入東宮,成為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名宮娥,稍微起眼一些的,大概也隻有契丹女子的身份了。
至於蕭燕燕在東宮中的經曆,自然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運氣不錯,算是因緣際會,又或者是本身的資質讓她得到了上進的機會。
最關鍵的一點便在於,得到了慕容妃的賞識,提拔為侍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跨越式的進步,到太子妃身邊,也就意味著離太子殿下更近了。
接下來的事情,則更顯得水到渠成了,蕭燕燕以其性格,以其姿容,以其見識,以起氣質,成功吸引了劉暘的注意。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蕭燕燕始終保持的,是對太子妃的恭敬與忠心,哪怕抬舉一個良媛的名分,都是慕容氏主動提出的。
也不得不說,自從趙妃產子之後,越發得寵,帶給了太子妃無限壓力,也成就了蕭燕燕的機會。
到如今,名分已定,蕭燕燕卻沒有任何的得意,對自己的身份仍舊有著清晰的認知,把自己定位成太子與慕容妃身邊的奴婢,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在這數日之間,伺候慕容妃更加恭敬,忠誠謙順的姿態,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哪怕在自己父親麵前,也表現著這種幾乎形成了本能反應的態度,言行也沒有任何出格的姿態。
“這宮廷之內,是比宮牆之外更加複雜的一個世界,燕燕你,還需小心啊!”看著自己的女兒,蕭思溫語氣中充滿關懷,目光中滿帶憐惜。
對此,蕭燕燕微微一笑,輕點頭:“女兒明白!”
見狀,蕭思溫又張了張嘴,最終露出點苦笑。心中暗道,是啊,自家女兒,自己還不了解嗎,何需他來囉嗦,教她怎麼為人做事,如何在宮廷之中生存。
於是,拋卻稍顯複雜的情感與思緒,蕭思溫感慨道:“還在你少時,我便斷言,你將來必成大器,如今看來,我並未老眼昏花,整個蕭氏一族的未來,都寄托在你一人身上了”
聽蕭思溫說出這番發乎內心的話,蕭燕燕的表情終於多了幾分認真。,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