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接任武德使,想要服眾,想要掌控這個龐大的機構,就得有些作為。王寅武畢竟是從武德司體製內一步步爬上來的,對武德司的運轉規則十分了解,也深,也深切理解上下職吏們的心態。
於是,在調整人事,進一步優化情報收集、分析機製的同時,他帶給武德司最大的變化,就是硬起來了,尤其針對皇城司。
這對王寅武而言,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李崇矩不敢做的事,他做了,不敢得罪的人,他也都得罪了,這幾乎是一種不留後路的做法。
尤其針對皇城司,那張德鈞可是劉皇帝身邊的人,整整在禦前伺候了皇帝十年,這是從底層爬上來的王寅武,怎麼也比不了的。
但是,王寅武也不是蠢人,至少有一點他看得很清楚,劉皇帝更換武德使,就是要他給武德司帶來一些變化。
同時,他也不認為,劉皇帝對皇城司那些逾越越界的做法就沒有一點意見。而作為劉皇帝手下最重要的爪牙,若是失去了銳氣,不夠鋒利了,那其價值何在?
萬變不離其宗,最關鍵的,是永遠要符合劉皇帝的心理,遵從劉皇帝的意誌。王寅武不說完全切中劉皇帝的想法,但也確實猜中了幾分,於是,他大膽激進的做法,也算是成功了,因此,他武德使的位置,也是越做越穩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十年以來,皇城司與武德司這兩司之間,矛盾衝突也是越演越烈,互相埋伏,互相攻擊,互相扯後腿,鬥得是不亦樂乎。
而事實證明,張德鈞雖然是劉皇帝身邊出來的體己人,但其影響,還真沒法影響到武德司,至少想把王寅武這個武德使搞下去,是極其不容易的。
當武德司開始與皇城司全麵對抗之後,皇城司那邊感受到的壓力,也是與日俱增,尤其在地方上,很多皇城司下屬的職吏都發現,情報線上的工作,越來越不好開展了,過去那種無往而不利,在武德司的針對下,變得是步履維艱。
這一度讓張德鈞氣憤、難堪,向劉皇帝告狀都不止一次,但沒用,對於兩司之間的爭鬥,采取放任坐觀的態度,隻要控製在一定範圍之內。
當然,劉皇帝的心理底線,對於張德鈞而言,可就分外難受了。他能有如今的風光與權勢,可都靠著劉皇帝的寵幸與偏私,當這種偏愛變得“公平”起來,就有些不適應了。
王寅武在一次與武德司京畿職事們的聚會中,就曾公開放話,說要把皇城司重新“關”在京畿之內,京畿之內分庭抗禮,京畿之外,則還是他們的地盤。
這話張揚跋扈,彰顯個性,但十分提氣,這也是王寅武比之李崇矩更受擁戴的原因。而這話傳到張德鈞的耳中,也使得這老閹宦勃然大怒,下定了要整倒王寅武的決心。
李崇矩都不敢這麼挑釁他張大官,你一個王寅武算什麼東西,因此,這些年來,尤其是近幾年,張德鈞除了繼續逢迎劉皇帝之外,把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王寅武與武德司身上了。
皇城司內部的大小頭目們,不管是為了迎合上意,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是眾誌成城,積極賣力地搜羅著王寅武與武德司違法亂製的證據。
同樣的,武德司這邊也是針鋒相對。到如今,不管是皇城司,還是武德司,其檔桉庫中,都積攢了大量針對對方的不利情報、證據,隻是,爭歸爭,鬥歸鬥,沒有決定性一擊的可能,都且按捺著。,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