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王侁要倒黴了(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487 字 2024-05-16

漢世祖第208章 王侁要倒黴了

“官家,還有一事,小的不知當講不當講。”回到崇政殿之時,王繼恩又小心稟道。

“哦!”劉皇帝的反應有些平澹,似隨口道:“不當講就不講!”

麵對劉皇帝這不按套路的回複,王繼恩呆了一下,不過,那點尷尬的情緒迅速被摒棄了,趕忙道:“小的對官家實在不敢有任何隱瞞!”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huanyuanapp. 】

劉皇帝這才瞥了他一眼,幽幽道:“既然如此,還在朕麵前兜什麼圈子,莫非存著什麼心思,想打什麼埋伏?”

聞言,王繼恩趕忙道:“小的不敢!”

“你自己數數,今夜在朕麵前說了幾個不敢了?說!”劉皇帝終於不耐煩了,幾乎嗬斥道。

王繼恩也再不拖泥帶水、裝模作樣了,語速極快地講來:“是關於兗國公王侁的情況。”

“嗯!”劉皇帝應了聲:“他不是在府中反思嗎,有什麼問題?”

自從趙王劉昉履任榆林,抵達夏州之後,王侁就從榆林卸任了,與布政使郭侗一道,返回東京,甚至於還趕上了新年禦宴。

隻是可以想見的是,王侁這個新年過得實在無甚滋味,過去外臣還朝,或為朝貢,或為述職,或者就是接受表功,他被召回,卻是等待問罪的。

雖然沒有“檻車而還”這種待遇,算是勉強保留了顏麵,但是,對於出身名門、自視甚高的王侁而言,這樣的境遇,就如同把臉丟在地上,任人踐踏、恥笑,他也感覺異常屈辱。

當然,就處置結果而言,劉皇帝還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雖然對他在榆林前後的表現極為不滿,但這人是自己用的,即便出於挽尊的考慮,也沒有過於嚴厲。

隻是嚴厲訓斥一頓後,罷去王侁身上一切職銜,罰兩年俸錢爵祿,讓他回家麵壁反省。與王侁處境差不多的,乃是郭侗。

作為郭寧妃的長兄,郭侗也算劉皇帝的大舅哥,當年也在禦前當過崇政學士,算是腹心之臣。但也正因如此,劉皇帝也多了些失望之感。

事實上,在劉皇帝看來,郭侗的情況比之王侁要嚴重得多。榆林變亂的根源,既在黨項離心,同樣也在當地官府懶政,這一點,在中樞得出的結論中,已是十分明確的了。

王侁頂多是剿滅賊不力,雖然有人彈劾他在榆林驕橫跋扈,甚至有養寇自重的嫌疑,但而作為過去幾年榆林道官府的首腦,郭侗豈能不擔責任,即便冰凍三尺,叛亂在他任上爆發出來,他就要引咎受罰。

當然,趙匡義當初的預見是正確的,郭威死得恰是時候,礙於此情,劉皇帝也沒有重罰郭侗,除了罷官免職之外,隻是讓他去給郭威守陵,是否再起用,日後再說。

不得不說,比起郭侗去守陵,王侁雖然被剝奪一切職權,但麵壁也是居家,還能滋潤地當他的國公,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劉皇帝自認,對王侁已經是網開一麵,格外寬恩了,如今聽王繼恩這麼說起,顯然王侁並不安分,這就讓他心中芥蒂再起了。

當然,這隻是劉皇帝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對王侁來說,賦閒在家,手無權力,誌不能伸,那就是煎熬。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權勢二字。

王家因王樸而起,王樸雖然也位居二十四臣,並且處在文臣前列,但與那些軍功貴族相比,從各方麵而言,都要差不少。

這也是王侁要棄文從武的原因,他就是想籍此,將王家的權勢聲望再往上抬。過去的二十年,可謂是一帆風順,一路累升,主掌榆林軍事,那本身就是用武之地,隻可惜,機會沒能抓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