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平縣的第一任縣長,名叫留紹平,乃是最早下南洋闖蕩的一批人。當然,作為能在吏部登記造冊的一項職位,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擔任的。之所以選擇此人,是因為他是泉州留氏的族人。
而泉州留氏,自當初的漳泉節度使留從效開始,便臣服朝廷,即便後來發生內亂,被陳洪進奪了政權,但在統一之後,劉皇帝念及留氏的忠誠恭順,也頗為善待他們。
留從效之子留紹鎡,先封漳國公,後又改賜永春侯,地位徹底鞏固,也是大漢的貴族。在所有降臣降主中,待遇不是最好的,但日子是過得最滋潤的。還有個活得更通透的,就是廣通侯劉鋹,時呼之為“當代阿鬥”
留氏本就是漳泉一代的名門望族,有這層關係在,再加上留紹平本就是南洋漢商中的領袖人物,再有郭良平的支持,由他出任第一任縣長,也是順理成章。
對留紹平而言,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隻是留氏旁支,甚至與留從效兄弟沒有直接血緣聯係。在國內的時候,他可很難有這樣的機會,成為朝廷命官。而相比大陸,在良平縣,可是真正的土皇帝,手握生殺大權,都不必向國內請示的,當然也沒那個條件。
而對於善於經商的留紹平來說,經營一個縣,也是得心應手,當然,也更簡單。這裡正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不必搞什麼育化百姓,勸課農桑,甚至不必顧忌什麼民生疾苦,一切從利重商,而他也尤擅此道。
良平島境內有幾十條河流,雖然規模都不大,但同樣孕育著這片土地。最大的一條,也不超過十裡,自北而南,貫穿全島,被良平縣衙命名為“永濟河”。這裡水流平緩,河道蜿蜒曲折,也方便裝卸貨物。
因此,河口港也是最先發展起來的地方,是眼下良平島最大、最繁榮的港口,並且還在擴建發展之中。留紹平就任後,便對港口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沿河兩岸,一座座商鋪、貨棧,如雨後春筍般冒頭。
在這裡,是不會缺人力的,當然,也不會用高貴的漢人老爺們,他們更多的是進行各種經營活動,以及充當監工。各個島嶼,到處都是土著,隨便抓一些,用鞭子抽著就能乾活,而縣衙隻需要付出一些廉價的銅錢罷了,甚至都不需要什麼代價。這一年多來,良平島每一座新興的建築下,都埋著南洋土著的屍骨。
港口內,始終帆檣林立,既有西方的帆船,也有東方的海船,穿梭如織,往來不絕。同時,在港口內,長期停駐著一支南洋分艦隊,那是漢人商民最大的武力保障。
不過,由於軍民共用的混亂,以及越來越多商船帶來的壓力,良平縣已經計劃著開辟新的港口,建立碼頭設施,目標就初步選定在島嶼南端的龍牙口,那裡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地理良好,也能承載更大更多的船。
七月,是西南季風盛行的時候,而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良平島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大量來自西方的商船,滿載著貨物,紛紛到來。根據經驗,自波斯始發,順著季風跨越大食海,一月可至。
來自波斯、天竺等地的商人,帶來了商品貨物,也帶來了異域風情。在漢人的經營下,良平島也成為了東西商品貿易的一個交流站。
來自西方的商人,不少人都選擇與那些掌握豐富資源的漢商就地交易,當然,也有不少對東方帝國充滿好奇心,想要獲取更多利益的人,隻選擇暫時停歇,補充食物飲水後,繼續向北,沿著已經成熟的航道,前往大陸進行交易。
但良平港的繁榮,確實有那些西方商人的一份功勞,他們也是東西方貿易交流的搬運工。,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