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臣之見,適才諸位相公所提弊病,多有人為緣故,下官縣吏罔顧民情,敷衍了事,從此方麵著手,嚴肅稅製規定,處置那些懶政之官,當可扭轉風氣,解決一部分矛盾!”
聽劉暘的意見,劉皇帝笑了,意味深長地道:“太子的意思,是要辦人了?朕此前要殺些誤國的貪官汙吏、害民的土豪劣紳,你們便是群起反對,說什麼會引起官民不穩,人心動蕩。怎麼如今,又主動提議從人事著手了?”
見劉皇帝又翻舊賬,劉暘保持著嚴肅,但難免有些尷尬。瞟了他一眼,劉皇帝有些冷澹地道:“你這團稀泥和得好啊!所言也不失為一個可行辦法,隻是你覺得,這是朕想要的嗎?”
聞言問,劉暘不禁沉默下,躬身道:“請陛下示下!”
“你說的是改良,不是改革!甚至於朕都能看到結果!”劉皇帝語氣不自覺地變得嚴厲了:“不過濟一時罷了!可以肯定的是,用不了多久,三五年之後,恐怕又是周而複始,你口中那些懶官便會卷土重來,若是再加上一些貪官、贓官作祟,情況會更加惡劣,問題猶在,局麵根本不會得到絲毫改變!”
“改革”兩個字,徑直鑽入眾人的耳中,一個個的表情越加凝重了,和劉皇帝這般周旋,正是怕他動大改的心思。
但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所有人也都知道了,劉皇帝已然是決心已定,勢在必行,僅靠勸阻,是不可能的了。
還是劉暘,代宰相們問出心中疑慮:“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改製?”
這回,輪到劉皇帝深思了,當然想法早就是有了的,醞釀一番,劉皇帝語氣平緩地說道:“以朕觀之,兩稅之製,其原則是正確的,朝廷省心,官府省力,貧富分等,兼顧公平。
隻是,好政策也需要一個良好的基礎條件,過去朝廷的諸多善政良策,就是在施行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其中有人的原因,稅製亦然。
不過,在朕看來,稅製之中,有一個最為緊要的問題,若是不解決,那麼稅製之弊永遠不可能解決!其症結所在,便是如何判斷貧富,在這方麵,朝廷是無法拿出一個明確標準的。
黎民黔首不論,那些大商、大賈,地主豪強,包括你們這些勳貴官吏在內,有多少財產,豈能儘察?既然難辨貧富,那貧富分等擔稅,豈不是一句空話?”
隨著劉皇帝的講解,一乾人也都反應過來了,對於劉皇帝接下來的話,也都有所預計。果然,隻停頓了一下,劉皇帝便繼續道:“你們此前所舉之弊,不足為其,這是朝廷稅製本身缺陷所在!治病需尋病因,改弊也當從根本入手!
朕的意思,朝廷當找到一個可以明確的納稅標準,普天之下士民,最重要的財產,莫過於土地。金銀可以埋之於地下,錢帛可以藏之於庫房,但這土地,隻有官府有心,是瞞不住的!
因此,稅製最大的改變,就當是計稅依據的重新確立,不論勳貴、官商、士民,其納稅當以所擁土地之富貧、多寡計算,徹底取消戶稅!”
等劉皇帝把想法說完,空氣都安靜了。看他們愁眉苦臉的,劉皇帝澹澹一笑:“朕此議如何,說說看!”
聞問,眉頭展開,拱手道:“陛下,如此是否動作太大了,隻怕......”
聽他這副遲疑的口吻,劉皇帝立刻翻了臉,道:“怕什麼!怕麻煩?此前稅賦,需要看土地、戶等、財產,如今統歸地稅,省時便力,還能緩解矛盾,消除民怨,難道不是一大進步?”
“還是!這其中有什麼不可言及之處!”劉皇帝目光陰惻惻地看著趙匡義,頓時讓他汗毛乍豎。
當然是有麻煩,最大的麻煩,恐怕就是來自於大漢那龐大的既得利益群體了。在兩稅製下,大漢的納稅主體,毫無疑問是那些社會最底層的普通農民。
而掌握著大量生產資料的勳貴、官僚、地主,實則隻承擔著其中一小部分,這還是在劉皇帝有意平衡之下的結果。如今,劉皇帝卻躍躍欲試,想要動這些權貴、地主們的奶酪,朝他們動刀子,放他們的血,可想而知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可以說,去年發動的到如今仍在持續的吏治運動雖然動靜鬨得很大,但並沒有觸及根本,與之相比,這相對不起眼的稅改,尤其是按照劉皇帝這種改法,影響才更加深徹,阻力也更大,看趙匡義這乾大臣的反應劉皇帝心裡便有數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