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佑不必再多說,鄭起也是他複相後新提拔的改革大將,擔任河南道布政副使,協助李昉推行改革。李昉嘛,讓他主導全局,協調一下人事尚可,真讓他大刀闊斧做事情,缺陷還是太明顯,婆婆媽媽的。
於是,從江南時起就有“強項令”之稱,仕漢之後仍舊初心不改,清廉剛直,不畏權貴,是出了名的,甚至傳入劉皇帝的耳中。而在當年金陵獻降之後,太子主持善後事宜中,在對留用江南降臣的甄彆之中,鄭起同樣是其中的佼佼者,畢竟以當時江南混亂的政治生態,鄭起這樣一道請流,是很難得的,也容易入漢廷之眼。
在最近幾年大漢緊張的政治氛圍中,鄭起能夠屹立不倒,甚至步步高升,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當稅改大潮滾滾而來之時,有人被淹沒於波濤之中,也有人直麵洶湧,積極弄潮,鄭起顯然也是其中具備代表性的一人。
而在河南道任上,鄭起也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風,同樣,避免不了折騰那些官僚。而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在新製頒告之後,鄭起要求各州府縣官僚,充分學習新製規定,理解朝廷改革意圖,要求他們背誦相關條文,按期檢查,過不了關的,輕則降職,重則免官。
先學習,後施策,鄭起也算引領了大漢政策推行的一股新潮流......但對於那些官僚而言,就不那麼友好了,鄭起受到的針對與非議,自然也少不了。
而於趙普而言,針對二人,不就是針對他趙相公嗎?雖然可以當作犬吠蠅吟,但心中厭煩是一定的,劉皇帝有心整治,趙普自然不可能反對。
說完此事,劉皇帝沉吟片刻,又饒有興趣地看著趙普,問:“趙卿主持稅改工作也有這麼長時間了,對於暴露出的這些東西,有何考慮?”
聞問,趙普斟酌了下,拱手道:“陛下,以老臣之見,出現這些問題,恰恰說明,朝廷的改革推進,有了進展,觸及到了問題根本,否則不會有這麼大的反響。
當此之時,更當堅定意誌,繼續推行,給予各地改革乾臣強力支持,打擊遷延不進,乃至陰謀對抗者。同時加強巡視監督,牢牢把控改革進程......”
“既然趙卿早有計議,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朕也還是那句話,全力支持!”劉皇帝表態道。
“多謝陛下信任!”趙普坐不住了,起身恭拜道。
見狀,劉皇帝慢吞吞地把禦桉上的奏章擺齊,閒談一般,繼續問道:“眼下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對土地的清查了,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京畿道兩使之爭,就是體現。隱匿、瞞報、交易乃至贈送,真是手段齊出了,對於這些現象,中樞有沒有什麼考量?”
聞問,趙普想了想,還是一副澹定的模樣:“老臣認為,土地總在那裡,不論何種手段,既然暴露了,看破了,早晚能查出來,隻是需要時間罷了,朝廷要防備的,還是地方上不配合,私相勾結......”
劉皇帝點了點頭,突然坐起身子,整個人狀態也為之一變,語氣中帶著一抹好奇:“朕聽說,鄭州那邊,稅改已經做到最前頭,今年秋稅,下屬的原武縣就是按照新製規定推行的?”
提及此,趙普老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表情,頷首道:“不得不說,知州李沆算是給了朝廷一個驚喜,目前雖隻局限於原武一縣,但其中暴露出的東西,很有參考價值,極具借鑒意義!”,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