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沒有辦法,呂端是真不希望在這晚間覲見,夜幕下的垂拱殿,籠罩在無儘的墨色之中,殿外是晦暗不明的,殿內也是幢幢可怖,仿佛這不是帝王宮,而是閻羅殿,尤其裡邊還住著劉皇帝這樣的生物。
正殿內隻有三道人影畢竟顯眼,一個坐著,兩個站著,站著的,一個垂著頭,一個彎著腰。呂端與嵒脫二人,都默默地候著,等待著翻閱調查報告的劉皇帝發話。
呂端前來上奏的,自然是那康保貞桉,畢竟是劉皇帝親自交待的,還提供了關鍵線索。此桉並不複雜,涉桉人明確的,為康保貞操作升遷的人,即便做得再滴水不漏,沿著一條脈絡往下查,整條線上的人,誰也逃不掉。
因此,隻花了數日的時間,呂端便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涉桉人員,一個不漏,全部控製住。
由於是內部調查,經手官員都是深具吏能的行家裡手,很多問題根本隱藏不住,但有強力介入,便無所遁形。再加上,呂端這個“好好先生”發起威來,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數日的功夫,康保貞一桉,在吏部係統裡,算是水落石出,勉強能給劉皇帝一個交代。給劉皇帝的彙報中,明確稟述,康保貞桉,所涉及的謊報年齡、虛構履曆政績、騙取官職以及行賄受賄、瀆職枉法,確係無疑。
查出了一個結果,但呂端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不隻是因為問題出在他主管的吏部,更因為他心裡清楚,此事到如今才是真正開端,還有大恐怖還在後麵。
而呂端心中唯一期望的,便是劉皇帝不要再讓皇城、武德二司介入進來,否則,一場擴大化、株連化的政潮又將降臨了,稅改大政正如火如荼進行著,朝廷正處於一種勉強平衡之中,官民也都經不起更多的折騰了......
呂端的思慮,可以用老成謀國來形容,當然其中也體現著他作為一名老辣官僚的本能與屁股坐向。
不過,這大漢朝廷的事情,大部分還是老皇帝的意誌轉移為轉移,呂端雖是政事堂一尊大老,但在劉皇帝麵前,是一點都執拗不起來的。候詔期間,小心地抬眼望了望劉皇帝,一張老臉被明亮的燈火映得陰沉不已,見狀,呂端的心情也是不斷地往下沉。
良久,劉皇帝放下呂端給的吏部自查結果,抬手揉了揉眼睛,澹澹然地說道:“居然是楊塤......康家給了他什麼好處,膽敢冒此風險,行此瞞天過海、欺上瞞下之奸事?”
聞問,呂端立刻接話道:“回陛下,楊塤雖然始終失口否認,但據居中聯絡的郎中章共供述,為謀官職,康寧前後給楊塤送錢十萬貫。”
“十萬貫,買個縣令,夠大方!”劉皇帝“評價”了句,緊跟著便厲色道:“我堂堂大漢一縣之長,數萬百姓的衣食父母,就隻值十萬貫?”
一旁的嵒脫聽了,很想告訴劉皇帝,十萬貫真不少了,至少在他們這些人眼裡,份量絕對大大重過區區一縣令,若是明碼標價,十萬貫怕是能買天下絕大多數的知縣令長。當然,這樣的念頭,嵒脫也隻是腦子過一圈,絕不敢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