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府尹呂蒙正,在王繼恩看來,城府有些深,尤會虛情假意,滑不留手,資曆雖淺,但聖卷正隆,不便樹敵。
至於王玄真,正是這匹夫!在垂拱殿外,還口口聲聲,皇城、武德二司要緊密配合,通力合作,一起完成官家交待的任務。
誰曾想,這匹夫轉臉便擺了自己一道,同巡檢司一道,把城外任務給奪了。剩下城內,市裡坊間康家經營的那些產業、貨棧、倉場,他還得與洛陽府分......
思來想去,憤怒難當,得悉情況的義子王守義則提了一個讓王繼恩幾乎腦溢血的建議。同樣憤憤不平的王守義,腦子一熱,向王繼恩提議說,其他三衙不當人,聯合壓製義父,絕不能甘休,莫若遣人秘密將消息通報城外康園,讓康家人做好準備,不管是反抗還是逃亡,壞了曹、王二人的打算......
這個“睿智”的提議一講出,王繼恩直接賞了王守義兩記耳光,並給了一個“蠢貨”的評價。王繼恩這個人,雖然有不少缺陷,越是在高位權位上,暴露得越多,堪稱“得誌便猖狂”。
但關鍵時候,腦子從來都是清醒的,康氏可已經被老皇帝親口定性為“逆黨”了,這等情況下,因私怨而誤公事,甚至去給康氏通風報信,這等想法,不隻愚蠢,而且要命。
不過,王守義的建議,倒也非一點用處沒有,至少讓王繼恩從憤怒的情緒中走出來了,而一旦冷靜下來,皇城使便要可怕得多。
一方麵默默構思著如何反擊,如何報複,尤其是王玄真那廝,另一方麵,則把怒火宣泄在“康氏逆黨”身上。
洛陽城內,在皇城司與府衙的聯合行動中,康氏產業基本無一幸免,輕鬆而迅速地被接管,人員被控製,至於康宅,則更沒有什麼好說的,作為重點監控地區,是最先被拿下,當然,清查抄家是最後才完成的。
沒什麼反抗,人隻逮了些小魚小蝦,倒是康宅內的財產,搜羅出金銀、珠玉及各種財貨價值達數十萬貫,可謂收獲頗豐。
但也正因如此,王繼恩心中才更加憤忿,康宅內查抄之財貨,王繼恩自然不敢全部私吞,但上繳內帑一部分,剩下的由他與下屬職吏分潤一部分,也是應有之義。
還有康氏其他的產業,王繼恩與皇城司又何嘗不眼紅,這些都還得被洛陽府再過一道手。此事,不隻是功勞大小的問題,更有實實在在的利益在裡麵......
作為一介商賈,做到天下聞名,萬商景仰,康氏在大漢也昌盛了幾十年,然而,事實再度證明,再粗再高的樹,也抵擋不住權力之父的砍伐。一朝樹倒,隻在頃刻之間,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有四司衙門的聯合行動,短短兩日之內,康氏在京畿內的勢力,幾乎被連根拔起,漏網之魚終究難免,但在京之康氏族人,十不存一。
康家在京畿的大小莊園足有七處,養仆傭雇工佃農上萬,在清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持械反抗,這也更加左證了“康氏謀反”這一條重罪。
康氏的敗落,在京城內外引發了一係列的反響,但與此同時,一場啃食康氏“屍體”的財富盛宴也隨之展開。
這實在是一塊大肥肉,從劉皇帝給康氏定性開始,除了少部分憂切相關者,大部分人關心的,便已經是如何從這塊肥肉身上咬上一口。似國舅李業那幫人,更是早早地張開著獠牙大口,等待著咬上去。
皇帝與朝廷自然是吃大頭,而相關衙司及勳貴們則拿小頭,吃乾抹淨,是一點骨頭渣子都不剩。並且,不隻是京畿,康氏遍布全國的產業,也很自然地被官府、豪族們盯上,而康氏的子弟、扈從也成為了下層官兵、職吏乃至黔首立功受獎的目標......,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