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708 字 2024-05-16

沒走兩步,又把李繼和叫到身邊,指著身後的九村,道:「朕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朕要親自了解一番此村的情況!」

這個交待,讓李繼和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但皇帝的口諭,還得辦成,在召集下屬,經過一番集思廣益後,辦法就出來了。

黃昏時分,岡上岡下,林木幽幽,因為連日雨水的緣故,各處仍是濕漉漉的,生點火,也不免濃煙滾滾。岡上炊煙連連,與山間青霧交纏,幾難辨明。若沒有那麼多的是非與防備,倒也彆有一番景致,隻不過,老皇帝此番出行,終究不是來體驗這鄉土情趣的。

一直到深夜,岡下小帳之中,經過通報,李繼和與兩名衛士走了進來,捆著個人,嘴裡還塞著塊布頭。見此景,李繼和想出來的辦法,也就一目了然了。

雖然堂堂天子,竟需要用這等手段見人,顯得有些魔幻,但此時,也顧不得那許多了。就是個莊稼漢,年紀不小,摘掉布頭,以為遇到強人打劫的他,連呼饒命。

「不用驚慌!」不知是老皇帝氣勢太強,還是他的話具有特殊的安撫能力,簡短一句話,還真讓此人安靜了些。

看著眼前麵露惶懼的村民,老皇帝慢條斯理地說道:「手下人不懂事,驚擾鄉人,我自會責罰。用這等手段邀請,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老皇帝這番話,說得其人一陣茫然,見狀,這才進入正題:「幾個問題,我問你答,老實回答,自可安然放歸!」

「不清楚的地方,你來解釋!」老皇帝又瞥向王欽若。

王欽若立刻應是,然後便將老皇帝的意思,用鄉音解釋了一遍,其人緊繃的神經這才稍稍舒緩。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話,一個簡單的交流問題,又帶給老皇帝不小的感慨,官話還得大力推廣.

「姓甚名誰?」

「張五林。」

「世居此村?」

「三代移居,已有近五十年。」

「白日聚眾逐客之人是誰?」

「裡正之子,石同。」

隨後老皇帝便問起這石家的來曆了,原料想應該是世居此地發展起來的土豪,但村民的話給了老皇帝一記響亮的耳光。

石家遷居九村,是大概三十年前的事,比所有原住村姓民戶都要晚,但是老裡正曾是一名下級軍官,立有軍功,退役之後被安排在此村。

在其帶領下,二十年後,石氏成為了徹底淩駕於九村其他九姓之上的「大姓」,老裡正死,接替的新裡正,乃是其子,至今也有十來年了。可以想見的是,等這任裡正乾到死,下一任,還是姓石,沒準就是適才帶頭的那石同

得到這樣的答案,老皇帝麵上的精彩可想而知,哪怕石家如他所想是本鄉本土發展起來的土豪,都能好受一些,但偏偏不是。

當年,推動退役基層官兵下鄉還村,可是老皇帝力主的,其目的就是為了一個「皇權下鄉」。即便早在三十年前,老皇帝便已經意識到,此舉弊症叢生,甚至事與願違,各地都出現了很多亂象。

但在幾十年後的今日,一個因他「下鄉政策」而出現的鄉村土豪誕生記,親耳聽到這樣的故事,老皇帝心中也是五味雜陳。顯然,不是事情解決平息了,隻是那些官兵們在朝土豪宗族的融合進化中,變得更聰明了,更又手段了,深諳一個「民不舉,官不究」的道理。

「你們平日,就是這般待客,視一切外鄉人為虎狼?」

「也不全是,尋常時候,還是準許接待外人,有行商來村上,裡正家還會特地邀請到家中款待。隻是前不久,裡正發下命令,說有強人作亂,嚴禁村民招呼外人.」

「聽說過去兩年,羅山縣民的日子都比較清苦,是為什麼?出現天災,收成不好?還是

第499章有些事從未改變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