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262 字 5個月前

黃鶴樓聚宴後,老皇帝又在江夏逗留了兩日。一天用來觀察這座華中商業大埠,八方輻輳,舟船相接,空前繁榮的商業情景與老皇帝預計相去弗遠,甚至猶有過之。

一天則用來體察民情,半天待在城內的魚行,沾了一身腥味,半天待在走貨通道,與門吏、稅吏一道,觀察他驗貨、收稅,默默地體會著江夏這座城市的發展,感受著它運轉的節奏。

這本不是座大城,而今卻是翻天覆地,進而容納十萬人,這是如何做到的!以當前大漢社會的生產力,每一座大城的供應,代價都是巨大的,江夏沒有政策優勢,上下都得考慮成本,是怎麼突破道道難關,一步步發展至如今。

仔細研究下來,根本原因,或許還是生產力的進步,過去幾十年,朝廷在民生上還是做了少事情的,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直道的修建就不提了,四通八達、連接各大中城市的道路,是大漢高效運轉的保障之一。

在衣食方麵,更是苦心孤詣,糧種的不斷改進,堆肥技術的改良,生產工具的大規模打造,畜力的大規模使用,占城稻的大規模引進與種植,海外資源的掠奪,等等,都大大提高著大漢的基礎物質水平。

至於棉花,從引進、培育、發展、改良,逐步擴大成為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大產業,朝廷除了投資錢糧、人力、土地,還用數以十年計的時間來保駕護航,等待其發展成熟。

而對棉紡織技術的大力推進,不吝重賞,更是效果顯著,自南到北,各種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紡織機冒了出來,對這方麵,老皇帝雖然不懂,但隻需要知道這些工具大大提高了棉紗、棉布的生產效率即可。

最早被盧多遜從西域帶回的兩個棉農,已然在大漢發展成了兩大棉花家族,改良棉紡工具、技術者也成為了棉紡貴族,都是犒勞他們在此行業中開天辟地般的功勞。

像進獻儋州改良紡織技術的周仁浚更是官運亨通,平步青雲,一路升遷,如今已是河東道布政使,河東那是什麼地方,不用多說了。

這些,都是老皇帝頒發的「生產力進步獎」。

全國範圍內,大修水利,鼓勵諸道州因地製宜,興修水庫,疏通溝渠,如黃淮地區,一些修修補補工作仍在斷斷續續進行,清淤排沙、植樹固堤更是每年的「必修課」。

各縣裡設立專事農牧生產技術的農所,鄉裡派駐農吏,指導生產,具體效果如何暫且不提,但都是朝廷有作為的證據

同樣開曆史之先河,科舉設立農科、工科,從根本上改變兩者的政治地位,而不再是名義上的「士農工商」。

隻不過,不管是出身工農,還是修習農工學問技術,當了官就基本脫離了原來的階層,並且越走越遠,並不能真的將其與普通農工一概而同。畢竟,自古以來在中央之國,隻有兩種人,權貴與其他。

但是,名義上的進步,那也是進步,有些事情,甭管事實如何,表麵功夫,就是該做足,並大力宣傳,能夠落實於製度,本身就具備積極意義。

總而言之,大漢朝廷在生產力的提升上,還是想方設法、費儘心機的,極大地豐富了大漢的物質基礎。

若沒有這些,單單靠放鬆的營商環境,靠商品的流通,大漢城鎮發展能夠到如今的地步,那也是癡人說夢。

於鄂州,或者說江夏而言,也正是趕上了一個治世,國家整體又處在一個昂揚向上的態勢,再兼地利人和,方才崛起了這麼一座長江大邑。

當然了,江夏這邊也不全是真善美,假惡醜同樣很多,陽光越豔麗,陰影也就更深重,繁榮往往也是罪惡的溫床。更深入的情況,老皇帝沒精力也沒心思去了解,但他能夠看到的,還是江夏的普通士民百姓,日子過得還忙碌而緊張。

第503章最後的旅途3免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