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康熙帶著幼清還有安樂去逛街,並沒有要走的意思。
天津的官員聚在一處,忍不住開始議論了。
“劉大人,你不是問了萬歲爺隨行的人,按理來說萬歲爺不是該走了嗎?怎麼看那架勢像是還要繼續留幾天的樣子?”
“我哪敢擅自揣測聖意,萬歲爺的想法本就不是我等可以隨意窺探的,不做虧心事,萬歲爺英明神武,又不會冤枉人,邱大人不必恐慌。”
這位邱大人能不恐慌嗎?
他雖然大事沒膽子去犯,但是小事卻犯個不停,真要追究起來,不死也得脫層皮。
而且他可聽說了,萬歲爺手裡有一支無所不知的暗衛,什麼都能查出來。
康熙不知道自己就是沒按照原定的時間離開,這事竟讓天津的官員開始恐慌起來了,不過即使知道也會覺得高興,畢竟康熙最是看不過不作為的官員。
“萬歲爺,這裡是相關卷宗。”
“嗯”
隨後康熙拿起卷宗仔細翻閱,越看眉頭皺的越厲害,這還真不是什麼小事。
晚上,康熙把查到的事情跟幼清說了。
“上次買釵子遇到的那個老人你還記得吧?”
“記得,查到了什麼?”
幼清覺得應該不會是小事。
“知州不算正經的小舅子搞出來的。”
隨後康熙便解釋了具體情況。
知州寧致遠有個比較得寵的側室,生了個兒子頗得寧致遠的喜歡,連帶著這個側室的娘家也跟著得勢猖狂起來了。
側室姓張,張氏有個嫡親的弟弟叫張向華,這個張向華大本事沒有,仗著自己姐姐受寵,走些旁門左道,就動了歪心思。
張向華有個女兒,小張氏嫁給了上次老頭口中說的那個舉人的兒子李兆昆,張向華憑著寧致遠的關係跟女婿李兆昆狼狽為奸,逼迫當地的百姓低價賣地,若是不願意賣,暗地裡少不得要吃些苦頭。
也不是沒有去報官,隻是有知州做後盾,甚至寧致遠本人都不知道自己這個“小舅子”做的事情下麵人的就給他把事情擺平了。
那些報官的都沒什麼好下場,最慘的莫過於一個叫李建安的人,原本是個讀書人,秀才功名在身,不服去報官,最後落得個身死的下場,如今留下妻兒老受儘了苦楚,溫飽都要靠親族接濟,隻是接濟又能接濟多少,杯水車薪罷了。
那李兆昆和張向華兩人聯手,迫使好幾個村莊的百姓賣地,兩人手中有地近兩千畝,這些地都是沾著血和淚的。
聽完後幼清也有些愣住了,竟然是這麼回事,這確實不是小事,甚至可以說是大事。
“這事既然查出來了,自然不能姑息,隻是我覺得這樣的事情應該不會少,有功名的人可以免稅,想要投機取巧的應該不止這個地方的人,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了,總不能不管。”
朝廷的政令一開始出現的時候肯定要是為了百姓,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今信息不發達,普通百姓不到萬不得已甚至都不願意去報官,人為惹上官司是丟人的事情。
農村更多是靠的是宗族管製,政策是好的,但是是否能夠真正惠及到百姓身上也就不好說了。
天津這邊靠近京城,肥料是比較早一批傳過來的,百姓也用上了,隻是最後仍舊有百姓吃不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