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天明把公文包放好,環視一圈,“大家好,雖然大家都認識我,但我還是要正式自我介紹一下。
我是段天明,機械廠的副廠長和家屬樓領導小組的組長。
接下來,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咱們這個領導小組成立的初衷。
接著由副組長溫寧同誌講一下咱們領導小組的職責以及咱們接下來的工作。”
於是,段天明便將廠裡打算建三棟家屬樓的事兒說出來。
然後把廠裡成立家屬樓領導小組,並且單獨撥了辦公地點的事兒也說了一遍。
段天明的手往下壓了壓,“我知道大家有疑問,前段時間鬨出來的事兒,到現在也還曆曆在目。
廠裡確實一下子拿不出建三棟樓的錢,不過溫寧同誌已經為廠裡解決了這一大難題。”
段天明看了溫寧一眼,溫寧將方案和詳細版的“問答”資料遞給他們,一人一份。
幾人好奇又急切地看著方案,當看到方案裡還詳細地分成兩個小方案,而且每一個寫得極其詳細。
幾人恨不得自己多長兩雙眼睛,多長幾個腦子,這麼新奇的點子,他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呢。
馬師傅道,“這個認購房子的方案實在是太好了,我第一個支持!而且,我相信咱們廠裡的工人肯定也支持。”
馬師傅太知道現在住房的緊缺性了,家家戶戶秉持著“人多力量大”,有了就生,不生個三四個都算不合群,四五個才算是合格。
他雖然是廠裡的七級鉗工,廠裡不會虧待他,但禁不住他老伴兒能生。
光兒子就生了五個,五個兒子兒媳婦又每人至少生了四五個孫子孫女。
就算兒子兒媳婦分了單位房,但是剛結婚的時候分到的房子都不大,一般都是一居室,一家子七八個人住一起,房間是用木板隔了又隔。
一間房子隔成三間,挨挨擠擠的,晚上翻個身全家都聽得見。
就這都已經算好的,有的還要帶著老人一起住,在客廳、陽台上打地鋪的比比皆是。
這個時候,大些的廠子工人及家屬人數眾多,工廠囊括了食堂、俱樂部、醫院、圖書館、托兒所、子弟學校等基礎設施。
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捆綁很深,而且生老病死都有工廠托底,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大家對廠子有一種歸屬感,有種生是廠裡的人,死是廠裡的鬼這種歸屬感。
工廠對於工人來說有時候甚至比家都重要,大房子彆說是出三分之一的錢認購,就是出二分之一、出一大半或者全部出完他們都願意。
胡杏花桌子一拍,“對,我也願意,評定標準是什麼?隻要我符合要求,我要認購個三居室!”
胡杏花再次慶幸自己能當這個領導小組的成員,讓她能搶占先機,認購房子肯定是先到先得。
嚴主任放在桌麵上的大拇指互相圍繞打轉,這是他極度高興和激動才會有的表現。
嚴主任恨不得大吼一聲,看看,這麼優秀的同誌是從他們第三車間出去的。
雖然溫寧隻在三車間待了不到兩個月,但是一日是三車間的人,那一輩子都是三車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