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投入訴苦大軍中(1 / 2)

這一年,溫寧已經大二結束,成了一枚準大三生。

5月31日,改開總設計師在一次重要談話中公開肯定某個村“大包乾”的做法,這一舉動支持傳達這一個明確的信息農村改革勢在必行。

同年9月,國家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製的幾個問題》,肯定在生產隊領導下實行的包產到戶,不會脫離社會主義軌道。

這份文件一下來,溫寧立即拍了兩份電報,一份給溫紅軍,一份給溫建軍,讓他們,讓他們密切注意這個文件,充分理解文件裡的內容,並鄭重道農民的春天來了!

消息靈通大隊,勤勞的農民都歡呼雀躍起來,他們終於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了,隻要肯下力氣,交了公糧之後剩下的糧食都是他們的,他們終於不用餓肚子了。

一些懶散的人知道不能再占大隊的便宜,不能再偷奸耍滑都撇了撇嘴,對這份文件心生不滿不過也不敢說出來。

還有一些滑頭也高興極了,之前吃大鍋飯,在賣力也隻有那麼多公分,所以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偷奸耍滑的本領。

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乾多少都是自己的,也都擼起袖子打算加油乾。

五星大隊西屯。

有人高聲道,“立朋娘,你們家就你和李鵬爹在家,分了田地忙不過來吧,是不是要把立朋和立明叫回來。”

有人立馬跟著問,“就是,滿倉娘,你們家就兩個老的家兩個兒媳婦在家,還有好幾個孩子要照顧,分田地之後你們肯定忙不過來,是不是要把滿倉他們叫回來?”

周二嬸和周小姑對視一眼,知道這些人又在換著法子打探立朋他們在滬市的情況,想知道他們的工資。

兒子去滬市乾活第二個月就給家裡彙了錢,大家夥兒都一窩蜂地上門打探他們彙了多少錢,工作好不好乾,掙不掙錢等等。

好在周二嬸和周小姑有先見之明,兩人先通了氣說倆孩子一共就彙了十五塊錢,滬市是個大城市,走一步路都得花錢。

眾人一聽兩人乾一個月才給家裡彙了十五塊錢,掙的比公社廠子裡的臨時工還少,眼紅的、說三道四的才少了許多。

不過依舊有人不信他們才掙了這麼點,周二嬸和周小姑兩家人一口咬定隻有這些。

那些人又跑去周妮兒家問周妮兒奶奶,周妮兒奶奶經曆了周妮兒相親事件之後,更加低調了。

隻說孫女兒現在還是個學徒工跟著師傅學本領,管吃住但是沒錢拿。

眾人不信,“沒錢拿你還讓她去滬市?這不是瞎折騰麼,還不如早早回來嫁人,彩禮還能補貼家裡呢。”

周妮兒奶奶,“你以為會計是這麼好當的,你去公社廠子問問,看誰願意把吃飯的本事教你。

我家妮兒就是當滿三年學徒工我都樂意,學出來後還愁掙不到錢麼。”

周妮兒奶奶的話是大實話,誰家手裡攥著吃飯的本事都不舍得教給彆人,自家親戚都不願意教,更何況是非親非故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