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界寺位於城南鳳山之上,乃是大明僧錄司所在,僧錄司管理天下寺廟,故此,天龍寺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寺。
大天界寺規製恢弘,殿宇巍峨,有金剛殿、天王殿、正佛殿、鐘樓、毗盧閣等眾多建築。
既為天下第一寺,自然有天下第一僧。
永樂朝可以稱得上天下第一僧的,隻有那位黑衣宰相——道衍大師。
鐘樓上,朱悟淨和道衍對坐。
道衍神情悠然地泡著茶,絲毫不在意對麵直勾勾的眼神。
“這茶是宮裡送來的,世子可要嘗嘗。”
道衍將熱氣騰騰的茶推給朱悟淨。
朱悟淨沒有接過茶水,依然直勾勾的盯著道衍。
道衍依然毫不在意,反倒是端起茶杯,嗅了嗅清冽的茶香,方才淺啜了一口,回味口腔中彌漫的濃鬱芳香。
待他放下茶杯,方才笑道:“世子也看了貧僧許久,可看出什麼名堂了?”
朱悟淨收回視線,學著道衍的樣子,端起茶杯,注視著輕輕蕩起的茶麵。
“你看著像是一個和尚。”
“我本就是和尚。”
“這不一樣。”朱悟淨放下茶杯,悠悠道:“天下和尚都是修行的人。”
“需要修行,自然是因為六根不淨。”
“你六根不淨,所以需要修行,若是六根清淨,哪裡需要修行,直接找一棵樹打坐悟道便是。”
道衍聞言,竟然覺得口腔中出現茶香,值得他細細回味。
這話語中藏著玄機。
隻是簡單的話語,道衍感受到了朱悟淨的不凡。
道衍笑嗬嗬地說道:“外麵都說世子起死回生乃是撞邪,我本不信,現在見世子變化之大,讓人不禁懷疑世子是不是換了一個人。”
言語一落,朱悟淨眼神有精芒閃過。
他穿越到這個時代,變成了朱瞻壑,卻沒有多少記憶。
並不是沒有記憶,而是僅僅保留了一些潛意識的習慣,殘留在身軀之中的記憶,像是這個時代金陵城的官話,一些文字的讀寫,生活中的習慣。
這些潛意識的記憶還在。
但是。
也隻限於此。
內在的靈魂已經完全換了。
若是放在誌怪奇談,完全就是借屍還魂。
朱棣不信這些鬼神之說,道衍也不太信,整個朱家除了那位道士皇帝,都不信鬼神之說,更不信什麼長生不死、成仙得道的說法。
……這樣更糟。
若不是鬼神之說,那麼朱瞻壑的起死回生、失魂之症,便是另一種說法。
漢王朱高煦自導自演。
世子朱瞻壑藏拙,意欲不軌。
見到太子朱高熾失勢,世子朱瞻壑故意在太子府門前道出狂妄之語,引得聖孫朱瞻基怒罵,而後假裝落馬,以此假死,給漢王一個作亂的理由。
這種說法,更有可信度。
朱悟淨不著痕跡的看了道衍一眼。
心中已有計較。
想必在金陵城的皇宮之中,他這一世的父王也在麵對這種質詢。
朱悟淨靈機一動,一動動。
你們不信鬼神之說,我偏要給你們一個鬼神之說。
“有時我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朱瞻壑,還是那東海傲來國花果山的猴子。”朱悟淨輕歎一聲,抬起眼簾,看向道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