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有大本事,像是真的會仙法,可以助他實現大願。”
“你說,你皇爺爺心不心動?”
朱瞻基想了想,覺得確實如此,要是換成自己,他也會心動不已。
華夏古代,君王對於的皇子,總是喜歡“類己”的。
隻因,人亡政息。
皇帝無法保證自己死後,繼任的天子會不會延續自己的誌向。
這也是為何朱元璋和朱棣這種雄主,會和自己的長子產生矛盾。
唯有類己的孩子,才會繼承自己的誌向。
愚公移山的前提是他的孩子會在他死後,繼續去挖那座擋路的高山。
朱瞻基忙道:“那我們是不是該做些什麼?”
“不必,現在最好什麼也彆做。”朱高熾擺了擺手:“瞻壑的新法若是成了,得到了父皇的認可,他便是未來的皇帝。”
“若是不成,不被父皇接受,他必然要退下。”
“我這個做叔叔的,反而要努力保住他,不讓那些儒生害死他。”
聞言,朱瞻基仔細想了想,也回過味來。
以朱棣的氣度,一定會讓朱悟淨試一試所謂“大明”新法,自己若是出手阻止,日後新法不成,那反而是自己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