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公元五世紀,華夏先民發明了油印技術,也用來印過書,隻是難以考究,至少朱悟淨不太清楚。
但是。
作為小時候在鄉下待過的人,他知道一種印刷技術,一種被人遺忘的技術。
謄寫印刷。
這是一種廣泛用在過去學校印刷試卷的技術。
它需要以下幾種技術,蠟紙的製造技術,油墨的製造技術。
用來印刷的油墨,不能是常用的水性油墨,而是用在金屬板印刷的油墨,這個在明代已經有了。
隻是金屬活字印刷比起雕版印刷,質量過差,比起手抄,又成本過高,故而不是主流。
關於蠟紙的製作,朱悟淨在應天府海量的蠟紙中找到了一種合適的,並非采取日後的浸泡蠟的方法,而是在紙張加上一層塗蠟。
此外,還有蠟印的工匠。
這項技術在宋代就已經存在,用蠟板進行印刷,質量極差,主要用來印刷邸報。
所謂的邸報,其實就是朝廷傳知朝廷的文書,一般記錄著皇帝的諭旨、詔書,或是大臣們的重要走本等,隻在各級官員之間流通,用於官員得知朝廷的政治動向。
他們刻蠟的技術不錯,可以完成朱悟淨所要求的,刻穿蠟紙表層的蠟,而不傷及下層的紙。
油墨透紙不透蠟。
如此一來,終於完成了謄寫印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