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見此,令世子為欽差,在民間募集一萬將士,出京抗倭,不破倭寇不準回京。
同時,漢王教子無方,衝撞天子,被貶為庶人。
對此,道士朱悟淨感歎道:‘漢王世子有大智慧、大勇氣、大慈悲,敢為天下先,乃是當世人傑。’
在船舶司經商的倭國大名織田信長聽聞此事,譏諷道:‘區區倭寇不過是我日本混不下去的武士,大明竟然要為此關海,實在滑天下之大稽。’
對此,五星評論家麥克阿瑟表示:‘如果是漢王世子親自出手,他可以一路打到日本富士山。’”
讀完這篇占據大半版麵,加大加粗的重要報道,整個街道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徐野驢已經瞠目結舌,嘴巴張大,難以合上,不僅僅是他,就連整個街區都僵在原地,似是時間的長河被按下了暫停鍵。
這份死寂宛如病毒一般傳染,從茶樓蔓延出去,一直到整個街道都陷入一片詭異的安靜之中。
在片刻的安靜之後,是如山呼海嘯般的人聲。
“開什麼玩笑,世子竟然割發代首?”
“漢王世子何等金貴,竟然為了抗倭而逆反皇帝,甚至不惜如此!”
“此大丈夫所為也。”
“難道朝廷真的要徹底解決倭患了嗎?”
“要是沒有倭寇,那是不是可以開海了,我聽說市舶司的人這些年都賺瘋了!”
“……”
整個應天府人聲鼎沸,而在太子居住的春和宮中,朱高熾一家湊在了一起。
朱高熾胖胖的腦袋在中間,太子妃張氏的發簪將太子胖胖的臉頰按下去小塊,朱瞻基青澀的雙眸眨了眨。
朱高熾:“昨天是這樣的嗎?”
太子妃:“悟淨不就是瞻壑那孩子的法號嗎?”
朱瞻基:“麥克阿瑟是誰?”
因為報紙實在新奇有趣,朱高熾每日早膳時,都會讓宮女在一旁讀報,權當消遣。
隻是今日的新聞實在離譜,讓他都忍不住一把奪過,直接閱讀起來。
朱高熾放下報紙,看著桌上熱氣騰騰的早膳,愣愣的出神。
朱瞻基小聲嘀咕:“這文章是誰寫的,不知道出了偏差,可是要負責的!”
“這報紙……”朱高熾倒吸一口涼氣,不知該怎麼形容,最終隻有一個詞。
“妙啊。”
而在武英殿的書房之中,朱棣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歎。
“太妙了,本以為報紙不過是遊戲之作,沒想到卻有如此神效!”
道衍摸了摸光潔的腦袋:“恭喜陛下,有了這以謄寫印刷術印刷的報紙,可與天下人直接對話,錦衣衛是陛下的眼睛,而這報紙將是陛下的喉舌。”
朱棣放下報紙,驚歎道:“這報紙正是一個表達咱想法的絕佳工具,若是有此物,咱可以直接對百姓發聲。”
道衍雙手合十:“此物當如鹽鐵一般嚴加管理,尤其是世子與諸工匠發明的新式印刷術。”
“正是如此……”朱棣沉吟片刻,忽然對著左右問道:“那小子離開京城了嗎?”
“世子目前在軍營之中,其父正在挑選士卒,還未出發。”
聲音自角落立著的宦官口中響起。
這宦官也是靖難時的功臣,也是少數會識字的太監。
朱棣下令道:“傳令,漢王世子朱瞻壑立刻寫一份關於報紙的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