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給(2 / 2)

朱棣不懂商,在場眾人再清楚不過。

這位皇帝不清楚海上的這些門道,再加上靖難之時,他們這些江浙富商豪紳也是有功的,朱棣自然不會深究。

但。

若是讓朱棣知曉原來大明的海貿不僅僅是“進口”賺錢,而且“出口”更賺錢,那朱棣一定會翻臉不認人。

為了安南的港口,朱棣可以出兵攻打安南。

為了日本的白銀,朱棣可以計劃東征日本。

現在,為了海上巨大的出口貿易收入,朱棣或許不會打破祖訓,直接開海,但絕對會變相對海商收稅。

到時,可不僅僅是每年區區一千萬兩白銀的孝敬,那將是一筆巨大的海稅。

甚至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整個大明的商稅發生巨大變化。

這不行。

江浙士紳肩上本就沉重的負擔,不能再加了。

到了這一步,在場所有人都知道要做什麼了,他們不再說話,而是用眼神示意,意思很清楚。

一定要把漢王一脈搞下去!

……

杭州府。

新軍營地。

朱悟淨坐在階梯上,手撐著下頜,煩惱地望著天上逐漸傾斜的夕陽,這幾天他也算理清楚了大明的走私體係。

一般來說,國家的貿易,大概可以分成進口和出口。

也就是將外國的貨物進口,而後賣給本國的百姓,朱棣看中的是寶石、香料、木材這些珍貴的藩貨,並將其以高昂的價格賣出去。

朱棣覺得很賺,這些藩貨進口的價很低,賣出去的價格很高,一來一去,簡直賺翻了。

但是在出口貿易上,朱棣也知道大明的瓷器、絲綢、茶葉在外國很緊俏,但是卻不認為這些小國有錢大量購買這些貨物。

在朱棣的認知中,既然緊俏的寶石、香料都被他壟斷了,這些瓷器、絲綢就隻能換取白銀、黃金之類的硬通貨。

這些小國哪裡有這麼多錢?

再加上海貿一趟,這些船商也挺難的,一不小心就會葬身大海。

還有朱高煦為首的官兵盤剝……

一想到這些,朱棣就會對這些海商,以及沿海靠走私吃飯的百姓感到愧疚,恨不得免除他們的一些賦稅。

對於這種作法,朱棣認為是大局觀,朱悟淨覺得是腦血栓。

“大明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到經濟上,看來不僅僅是明中後期,就連初期也是這副樣子。”

朱悟淨歎息一聲,有些煩惱。

於謙不知不覺來到他的身邊,像是杆槍一般站著。

“世子似乎在煩惱?”

“是的,我很煩惱。”

“煩惱什麼?”

“在煩惱身邊的人知法犯法,竟公然違背王法。”朱悟淨歎息一聲。

聞言,於謙悠悠道:“那可真巧,我也在煩惱這件事,身邊的人竟公然違背軍紀。”

“誰又違背軍紀了?”朱悟淨皺眉。

於謙安靜地盯著朱悟淨。

朱悟淨:“……”

於謙:“你怎麼把那個胡姬帶在身邊?”

朱悟淨想了想:“她是我的秘書兼職護衛……我們還是說說東南水災的事情吧,前幾日皇帝下令減免蘇州、鬆江、杭州、嘉興、湖州五府受水災的賦稅共四十七萬九千多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