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於十一月十日,也就是明天中午十二點上架。
這本書其實應該算是寫崩了,按照編輯大大的說法,追讀從一千六一路跌到了一千一,原本還可以衝一下三江,現在已經徹底不行了。
至於為什麼會崩,應該是從對於猶太人和主角不婚主義的描寫開始的。
各位應該是覺得無聊或者作者夾帶私貨……
請容我辯解一二,這不是夾帶私貨,而是人物塑造的伏筆。
按照大綱,朱高煦會不斷從主角那裡得知外國人的知識和曆史,並在遠征印度的過程中,神功大成,構建出一套他自己的思想,俗稱“漢民族主義”,甚至逐漸有“法”家思想的傾向。
至於主角,一開始給人“這人是不是想做聖人”的感覺,之後則會展現出主角“實用主義”和“禁欲主義”的魔怔一麵。
也就是不想寫千篇一律的角色,想要寫形形色色的人,並且想要有的角色都有成長軌跡。
此外,還有於謙,會寫他正直愛國的一麵,也會寫他不可為“近臣”的一麵。
對於朱棣,會寫他雄才大略的一麵,也會寫他困於劣等感,多疑苛刻的一麵。
對於朱高熾,會寫他仁慈寬厚的一麵,也會寫他無法控製自己欲望的一麵……
換言之,不想非黑即白,而是想將角色寫的稍微複雜一點。